支棹冲流势,卸帆避石棱
出处:《早发浈阳峡》
明 · 黄公辅
睡起蓬窗晴,烟岚覆几层。
峡曾经数里,舟未息孤镫。
支棹冲流势,卸帆避石棱。
朦胧才可见,猿狖下岩藤。
峡曾经数里,舟未息孤镫。
支棹冲流势,卸帆避石棱。
朦胧才可见,猿狖下岩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从浈阳峡出发时的景象,充满了动态与静谧的对比,以及自然界的生动细节。
首句“睡起蓬窗晴”,诗人从船舱中醒来,窗外是一片晴朗的天空,透露出旅途中的清新与宁静。接着,“烟岚覆几层”描绘了远处山峦间轻柔的云雾,仿佛给群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朦胧美。
“峡曾经数里,舟未息孤镫”两句,通过“数里”和“孤镫”的对比,展现了航行过程中的孤独与漫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孤灯在夜色中闪烁,既是行舟的指引,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支棹冲流势,卸帆避石棱”则描绘了航行中的紧张与挑战。诗人需要在水流的冲击下奋力划桨,同时又要小心避开突兀的岩石,展现了航行的艰难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最后,“朦胧才可见,猿狖下岩藤”将视线拉回眼前,猿猴在晨光中缓缓下藤,这一幕既生动又富有诗意,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猿猴的活动与朦胧的光线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睡梦中醒来,面对自然景观时的观察与感受,既有对旅途艰辛的描述,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