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亦飞来,雪泥著爪鸿
出处:《夏泛西湖至冷泉亭、飞来峰,暮由孤山步归》
清 · 许传霈
洞天更奇阔,仙乎飞来峰。
峥磷低打头,崔巍峭摩空。
树荫千障黑,僧咒一灯红。
线天通幻界,玉乳滴玲珑。
非秋垂白露,当暑生凉风。
何必摩崖篆,斑剥蚀苔封。
何必佞释老,镂石害天工。
我游亦飞来,雪泥著爪鸿。
枕石不须归,梦入华虚中。
峥磷低打头,崔巍峭摩空。
树荫千障黑,僧咒一灯红。
线天通幻界,玉乳滴玲珑。
非秋垂白露,当暑生凉风。
何必摩崖篆,斑剥蚀苔封。
何必佞释老,镂石害天工。
我游亦飞来,雪泥著爪鸿。
枕石不须归,梦入华虚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游览西湖至冷泉亭、飞来峰的景象,以及傍晚从孤山步行返回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幽静,以及个人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首句“洞天更奇阔”,开篇即点出游览之地的神秘与广阔,引人遐想。接着,“仙乎飞来峰”一句,将飞来峰赋予了仙气,仿佛是仙境中的存在,增添了神秘色彩。
“峥磷低打头,崔巍峭摩空”描绘了山峰的峻峭与险峻,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山势的雄伟。而“树荫千障黑,僧咒一灯红”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夜晚森林的深邃与僧侣修行的宁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
“线天通幻界,玉乳滴玲珑”进一步渲染了空间的奇妙与自然的精妙,仿佛连接着另一个幻想的世界,玉乳的滴落则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清雅。
“非秋垂白露,当暑生凉风”巧妙地运用季节的变化,表达了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能感受到清凉与宁静,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和谐。
“何必摩崖篆,斑剥蚀苔封”和“何必佞释老,镂石害天工”两句话,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对人工雕琢的反思,强调了自然本身的美与价值,反对过度的人为干预。
最后,“我游亦飞来,雪泥著爪鸿。枕石不须归,梦入华虚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即使是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心灵的飞翔与宁静,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