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窿携白日,百年几旦暮
出处:《同刘伯贞题袁氏寓轩》
元末明初 · 郭钰
穹窿携白日,百年几旦暮。
变灭乘化机,万物孰非寓。
鸿濛不可超,金石岂为固。
况兹无根蒂,自当随所遇。
闻君辟西轩,侨立延佳趣。
种竹新作林,移花整当户。
蛛丝闪晴辉,青松沐朝露。
久客赊酒易,亲旧时相聚。
临眺登崇冈,故山渺何许。
月明金凤洲,梦魂自来去。
少陵浣花溪,管宁辽东路。
当其适意时,何必皆吾土。
干戈尚未已,丘园安得住。
雪泥留鸿迹,华表遗鹤语。
茫茫宇宙间,蚁垤终谁据。
我亦东西人,长年忍羁旅。
相从岂云远,即此驰音素。
须留酒一樽,剪烛听春雨。
变灭乘化机,万物孰非寓。
鸿濛不可超,金石岂为固。
况兹无根蒂,自当随所遇。
闻君辟西轩,侨立延佳趣。
种竹新作林,移花整当户。
蛛丝闪晴辉,青松沐朝露。
久客赊酒易,亲旧时相聚。
临眺登崇冈,故山渺何许。
月明金凤洲,梦魂自来去。
少陵浣花溪,管宁辽东路。
当其适意时,何必皆吾土。
干戈尚未已,丘园安得住。
雪泥留鸿迹,华表遗鹤语。
茫茫宇宙间,蚁垤终谁据。
我亦东西人,长年忍羁旅。
相从岂云远,即此驰音素。
须留酒一樽,剪烛听春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刘伯贞一同欣赏袁氏寓轩的景象,寓含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穹窿携白日”形象地写出日出的壮观,暗示时间的流转。接下来,诗人感叹生命的短暂,“百年几旦暮”,并认为万物都在变化中生存,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诗人进一步强调自然界的无情,“鸿濛不可超,金石岂为固”,暗示人的生命和物质都难以超越自然法则。接着,他以寓言的方式表达自己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况兹无根蒂,自当随所遇”。
在友人袁氏的新居中,诗人赞赏其园林之美,如“种竹新作林,移花整当户”,并注意到细节如“蛛丝闪晴辉,青松沐朝露”。这里体现了主人的雅致情趣。他们在这里饮酒相聚,尽管身处异乡,但也能找到乐趣,“久客赊酒易,亲旧时相聚”。
诗人遥望远方,思念故乡,“故山渺何许”,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他引用杜甫和管宁的典故,表明即使在异地,只要能得其所乐,何处不是吾土。“干戈尚未已,丘园安得住”则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雪泥留鸿迹,华表遗鹤语”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感叹宇宙广大,个人渺小,“蚁垤终谁据”。他自己也深感羁旅之苦,但仍期待与朋友的交流,“相从岂云远,即此驰音素”。
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希望能在寄寓的生活中留下美好的回忆,“须留酒一樽,剪烛听春雨”。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