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茹藜咀藿坐蓬荜,漱流枕石书新诗全文

茹藜咀藿坐蓬荜,漱流枕石书新诗

宋 · 李廌
畴昔翰林苏谪仙,溪藤写赠眉石篇。
欲寻此砚副此什,婺源烟水空茫然。
君家宝砚多奇石,一一玄圭与苍璧。
此砚初来众砚疑,厕居末品真可惜。
宝林大士千亿身,吾家古画妙入神。
欲持吾画易君砚,庶几速證西来因。
我持君砚复何为,嵩山之阳颍水湄。
茹藜咀藿坐蓬荜,漱流枕石书新诗
万事推迁皆传舍,世间孰是常存者,画砚伊余聊税驾。

拼音版原文

chóuhànlínzhéxiānténgxiězèngméishípiān

xúnyànshényuányānshuǐkōngmángrán

jūnjiābǎoyànduōxuánguīcāng

yànchūláizhòngyànpǐnzhēn

bǎolínshìqiān亿shēnjiāhuàmiàoshén

chíhuàjūnyànshùzhèng西láiyīn

chíjūnyànwèisōngshānzhīyángyǐngshuǐméi

zuǐhuòzuòpéngshùliúzhěnshíshūxīnshī

wànshìtuīqiānjiēchuánshèshìjiānshúshìchángcúnzhě

huàyànliáoshuìjià

注释

畴昔:从前。
翰林:朝廷里的学者。
谪仙:被贬谪的诗人。
溪藤:溪边的藤蔓。
眉石篇:以眉山石为题材的诗。
婺源:地名。
烟水:迷茫的山水。
宝砚:珍贵的砚台。
奇石:奇特的石头。
厕居:被放在末等。
可惜:令人惋惜。
宝林大士:佛教中的菩萨。
千亿身:无数化身。
庶几:或许。
西来因:佛法的因缘。
阳:南面。
湄:水边。
茹藜咀藿:吃粗食。
蓬荜:简陋的房屋。
万事:所有事情。
聊税驾:暂且作为依托。

翻译

昔日的翰林苏轼被贬谪,溪边藤蔓写下赠予眉山石的诗篇。
想寻找这方砚台配得上这些诗作,婺源的山水却迷茫无踪。
你家珍藏的宝砚有许多奇特的石头,如同玄圭和苍璧般珍贵。
这方砚台刚出现时,众人疑惑其价值,放在末等之列真是可惜。
如佛宝林大士有无数化身,我家古画技艺精妙入神。
我想用我的画交换你的砚台,希望能快速证悟佛法的因缘。
拿着你的砚台我又该做什么呢?在嵩山之阳、颍水之滨。
我在简陋的住所茹草饮水,坐在蓬门草庐,以清流漱口,石上书写新诗。
世事变迁,一切都会过去,这画和砚只是我暂时的栖息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李廌所作,名为《以古画观音易眉子石砚歌》。诗中充满了对艺术和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物是常存与无常的哲学思考。

“畴昔翰林苏谪仙,溪藤写赠眉石篇。”开篇即以汉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字子瞻)为背景,溪藤象征着自然与野趣,写赠眉石则是对古人留下的珍贵艺术品的赞美。

“欲寻此砚副此什,婺源烟水空茫然。”诗人表达了对传世佳作的渴望,但却感到时光流转,一切皆为空茫,无从寻觅。

“君家宝砚多奇石,一一玄圭与苍璧。”这里描绘了一幅藏有众多珍奇砚石的画面,每一块都如同天然的艺术品,充满了神秘与美感。

“此砚初来众砚疑,厕居末品真可惜。”诗人对这件新到手的宝物持有质疑之心,它在众多珍品中显得平常,这让人感到有些遗憾。

“宝林大士千亿身,吾家古画妙入神。”转而赞美一位名叫宝林的大师,其艺术造诣高深,能够使画作超凡脱俗,达到与神合一的境界。

“欲持吾画易君砚,庶几速證西来因。”诗人表达了想要用自己的绘画交换对方珍贵的砚石,以此证明某种缘分或机缘。

“我持君砚复何为,嵩山之阳颍水湄。”若能够得到这件宝物,诗人则会在嵩山脚下的流水边,用它来写作,寻找灵感与创作的快乐。

“茹藜咀藿坐蓬荜,漱流枕石书新诗。”这里描绘了一幅安逸自得的生活场景:在野外的茅草丛中坐着,用清澈的溪水洗过的手指,枕着一块古老的石头,写下新的诗篇。

“万事推迁皆传舍,世间孰是常存者。”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在变化中,到底什么是能够永恒不变的呢?

“画砚伊余聊税驾。”结尾处,诗人轻松地用画和砚来比喻生命中的点滴收获,这些虽小,但也足以让人感到满足和快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艺术品的赞美,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高雅的情趣。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