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仙棺出,江垠毒草分
出处:《送缘有禅师与雷处士入武夷山》
唐 · 贯休
师与雷居士,寻山道入闽。
应将熊耳印,别授武夷君。
崖?仙棺出,江垠毒草分。
他年相觅在,莫苦入深云。
应将熊耳印,别授武夷君。
崖?仙棺出,江垠毒草分。
他年相觅在,莫苦入深云。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所作,名为《送缘有禅师与雷处士入武夷山》。诗中描绘了两位僧侣行走于山间的景象,以及对他们未来修炼之路的一种祝愿。
"师与雷居士,寻山道入闽。"
这两句表明缘有禅师和雷处士一同踏上了寻求真理的道路,步入了武夷山之中。这里的“闽”指的是福建一带,而“寻山道”则象征着他们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应将熊耳印,别授武夷君。"
这两句诗使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元素——熊耳图,以此比喻禅师与处士所得到的真谛深奥而又神秘。熊耳图是一种据说能使人通晓天地之理的神秘图谱,借以表达他们将得到的高深智慧。
"崖?仙棺出,江垠毒草分。"
这两句则描绘了武夷山中的一派仙境景象。“崖”字可能是“岩”的误写,指的是山岩之上的仙棺,即传说中的仙人墓葬。而“江垠毒草分”则形容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此地生发。
"他年相觅在,莫苦入深云。"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他们未来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在未来找到彼此,并警告他们不要沉迷于高深难以企及之处。在这里,“深云”象征着修炼的道路之艰深。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川景色和借用古代神话传说,展现了对禅师与雷居士未来修行之路的一种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于精神追求和高远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