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情既潜会,叹息曷容止
出处:《临病咏怀九首》
明 · 黄省曾
古人负高蕴,举世无知己。
抒愫托微吟,千载待其侣。
我今洞谅之,黄泉不可起。
神情既潜会,叹息曷容止。
苍天指为正,何必同堂语。
抒愫托微吟,千载待其侣。
我今洞谅之,黄泉不可起。
神情既潜会,叹息曷容止。
苍天指为正,何必同堂语。
鉴赏
这首诗《临病咏怀九首(其二)》由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表达了诗人面对世态炎凉、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对生死、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古人负高蕴,举世无知己”直抒胸臆,感叹古人虽有高深的才学和抱负,却在世间找不到真正理解自己的知己。这种孤独感与不被理解的痛苦,是许多文人墨客共同的体验。
接着,“抒愫托微吟,千载待其侣”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低吟浅唱之中,期待着千年之后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一种乐观态度。
“我今洞谅之,黄泉不可起”表明诗人对古人境遇的理解和同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哀。他意识到自己也无法改变古人所面临的困境,甚至无法与他们一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神情既潜会,叹息曷容止”则表达了诗人与古人之间精神层面的共鸣,即使不能相见,但心灵的交流和理解依然存在。这句诗中的“潜会”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这种超越时空的精神交流。
最后,“苍天指为正,何必同堂语”以苍天为证,强调了真理和正义的存在,同时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并不总是必要的,因为真正的理解和共鸣可能超越了言语的限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古人境遇的反思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展现了对友谊、生死、真理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