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君用自广,伸纸为赓赋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君家寓园西,最好此老树。
无风亦飕飗,有壁劳遮护。
况当赫曦时,密荫登楼路。
往者得屡过,凭栏必回顾。
大叶类桑麻,古干如雕塑。
刺之出白乳,胶漆同黏固。
楚人谓乳㪍,名实本相符。
山木且自伐,矧兹城与圃。
遍体刀斧瘢,中空复来蠹。
莫识始植年,主人更已屡。
稽之抱朴子,赤实颜能驻。
视夜见鬼神,轻身追马步。
每欲托园丁,升斗为收聚。
昨夜时雨过,新诗枉毫素。
伤树有名篇,清阴绝良晤。
天地乃不仁,风伯何相妒。
岂有精魅凭,致干阴阳怒。
倾压及邻家,砍斫烦童孺。
充君厨下薪,琴材亦难具。
草木虽无灵,修短固其数。
昔闻伊陟相,其君帝太戊。
有谷一夕拱,修政知所惧。
曰妖不胜德,终尔枯且锢。
殷道以复兴,汤孙世延祚。
家国匪异观,灾祥或同度。
慰君用自广,伸纸为赓赋。
无风亦飕飗,有壁劳遮护。
况当赫曦时,密荫登楼路。
往者得屡过,凭栏必回顾。
大叶类桑麻,古干如雕塑。
刺之出白乳,胶漆同黏固。
楚人谓乳㪍,名实本相符。
山木且自伐,矧兹城与圃。
遍体刀斧瘢,中空复来蠹。
莫识始植年,主人更已屡。
稽之抱朴子,赤实颜能驻。
视夜见鬼神,轻身追马步。
每欲托园丁,升斗为收聚。
昨夜时雨过,新诗枉毫素。
伤树有名篇,清阴绝良晤。
天地乃不仁,风伯何相妒。
岂有精魅凭,致干阴阳怒。
倾压及邻家,砍斫烦童孺。
充君厨下薪,琴材亦难具。
草木虽无灵,修短固其数。
昔闻伊陟相,其君帝太戊。
有谷一夕拱,修政知所惧。
曰妖不胜德,终尔枯且锢。
殷道以复兴,汤孙世延祚。
家国匪异观,灾祥或同度。
慰君用自广,伸纸为赓赋。
鉴赏
这首诗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题为《屈翁山寓楼老谷树为大风所摧诗以伤之索予同赋》。诗中描绘了寓楼西边老树的景象,以及它在大风摧折后的凄凉情景。
诗开篇即点明老树所在的位置和其独特的魅力:“君家寓园西,最好此老树。”接着描述老树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无风亦飕飗,有壁劳遮护。况当赫曦时,密荫登楼路。”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老树四季变换中的不同风貌。
随后,诗人对老树的形态进行了细致刻画:“大叶类桑麻,古干如雕塑。刺之出白乳,胶漆同黏固。”并引用了“楚人谓乳㪍,名实本相符”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老树的独特之处。
然而,好景不长,老树最终遭逢不幸:“山木且自伐,矧兹城与圃。遍体刀斧瘢,中空复来蠹。”这不仅是对老树命运的哀叹,也是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反思。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老树命运的同情与思考:“莫识始植年,主人更已屡。稽之抱朴子,赤实颜能驻。”这里引用了抱朴子的观点,探讨了树木生长与时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老树的哀悼之情,并寄希望于未来:“天地乃不仁,风伯何相妒。岂有精魅凭,致干阴阳怒。”同时,也借老树的命运,反思了个人与社会、历史之间的联系:“倾压及邻家,砍斫烦童孺。充君厨下薪,琴材亦难具。”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更有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思,体现了陈恭尹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卓越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