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生无快意事,天公覆手为办此
出处:《淮南听雨歌》
宋末元初 · 陈杰
前檐看雨如银竹,后檐听雨如泻瀑。
九衢对面起波涛,昨日黄埃一丈高。
书生生无快意事,天公覆手为办此。
邂逅一惬吾已多,千家万家丰年歌。
三更不寐凉如水,清愁宛转秋风起。
壮士天河更洗兵,皇威海岱一时清。
幅巾归去江南好,长卧东皋听雨声。
九衢对面起波涛,昨日黄埃一丈高。
书生生无快意事,天公覆手为办此。
邂逅一惬吾已多,千家万家丰年歌。
三更不寐凉如水,清愁宛转秋风起。
壮士天河更洗兵,皇威海岱一时清。
幅巾归去江南好,长卧东皋听雨声。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杰在淮南听雨的独特感受。首句“前檐看雨如银竹”,形象地刻画出雨水打在屋檐上的景象,如同银色的竹叶摇曳;“后檐听雨如泻瀑”则以瀑布比喻雨声的宏大,富有动态感。接下来,“九衢对面起波涛”将雨势扩大到街道,形容雨后的积水如波涛般翻滚,与“昨日黄埃一丈高”形成对比,暗示雨量之大。
诗人感慨“书生生无快意事”,表达读书人生活中少有快乐,而这场雨却仿佛天公特意安排来带来安慰。“邂逅一惬吾已多”,流露出对这场意外之喜的满足,预示着丰收的到来,因为“千家万家丰年歌”表达了对五谷丰登的期待和喜悦。
夜深人静,“三更不寐凉如水”,诗人难以入眠,思绪随着“清愁宛转秋风起”,寓情于景,秋风也带走了他的忧虑。最后两句“壮士天河更洗兵,皇威海岱一时清”,借雨洗涤尘世,象征着和平的到来,连海岱之地都为之清净。
整首诗以听雨为线索,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社会安宁的期盼,结尾处的“幅巾归去江南好,长卧东皋听雨声”则流露出诗人归隐的心境,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