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无万古恨,少作五噫歌
出处:《九日寄因甫》
宋 · 刘敞
遥想登高处,姑苏秋草多。
那无万古恨,少作五噫歌。
野菊萧萧晚,江鸿叠叠过。
尺书不可托,送目奈愁何。
那无万古恨,少作五噫歌。
野菊萧萧晚,江鸿叠叠过。
尺书不可托,送目奈愁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九日寄因甫》。诗中描绘了诗人遥想登高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句“遥想登高处,姑苏秋草多”以“遥想”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眺的意境,接着点明地点为姑苏,时值秋季,草木繁茂,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那无万古恨,少作五噫歌”两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那无万古恨”,意指世间没有永恒的悲痛,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少作五噫歌”,借用古代诗人阮籍的典故,暗示自己虽有忧国忧民之情,但不愿频繁抒发,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野菊萧萧晚,江鸿叠叠过”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野菊在秋风中摇曳,江面上鸿雁成群飞过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尺书不可托,送目奈愁何”则表达了诗人无法通过书信传达心意的无奈与愁苦,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友情的独到见解和深沉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