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粗毫淡墨意自适,未必经营心独苦全文

粗毫淡墨意自适,未必经营心独苦

出处:《刘廷器云山图
明 · 张宁
风流太守竹鹤翁,平生雅重真襄公。
公方司马掌邦政,邂逅相见都门中。
酒酣为写江南意,超忽家园坐中致。
清风未许北窗眠,白头持赠东床婿。
高堂素壁悬清秋,举目直欲穷冥搜。
天高地迥望不极,水漠山冥看欲愁。
初疑苕溪二三月,桑柘连村雨时歇。
阴晴未定禁蚕天,烟火萧条来往绝。
又疑西湖夜向晨,朝氛宿霭迷空尘。
隔林灯火读书晓,满地落花风雨春。
兴来欲趁扁舟渡,苍茫不见行人处。
鸥波亭上是耶非,放鹤坡头到曾未。
连云天栈乱石滩,处处逢人行路难。
鉴湖盘谷远莫及,安得此境终盘桓。
何翁山水真足数,此幅由来倍清古。
粗毫淡墨意自适,未必经营心独苦
子昭舜举直细工,元晖彦敬高同风。
世间能事不受迫,识画惟有青鞋翁。

鉴赏

此诗《刘廷器云山图》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诗中首先赞扬了“风流太守竹鹤翁”,他与“真襄公”在京城相会,酒酣之际,竹鹤翁即兴挥毫,将江南的山水之美融入画中。画中的景象既有清风拂面的江南秋日,又有烟雨迷蒙的西湖晨景,还有连绵的山峦与蜿蜒的溪流,以及那悠闲自在的鸥鸟与放鹤之地。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则进一步揭示了画家的创作心境。诗人认为,真正的山水画不仅在于技艺的精湛,更在于画家内心的自由与洒脱。画家以粗豪的笔墨,淡雅的色彩,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的寄托。这种创作态度,使得作品超越了形式上的技巧,而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最后,诗人提到几位好友,如子昭、舜举、元晖、彦敬等,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但都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宁静,这与画家的创作理念不谋而合。诗人在赞美画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些能够享受生活、追求内心平静的人们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刘廷器云山图》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深入探讨了艺术创作与个人精神境界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