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君堂中看新霁,十里平林铺净绿
出处:《墨君堂晚晴凭栏》
宋 · 文同
墨君堂中看新霁,十里平林铺净绿。
青烟一去抹远岸,白鸟双来立乔木。
戴胜入园蚕已老,栗留过陇麦将熟。
坐待月破东岭云,自取帘钩更高轴。
青烟一去抹远岸,白鸟双来立乔木。
戴胜入园蚕已老,栗留过陇麦将熟。
坐待月破东岭云,自取帘钩更高轴。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诗人在墨君堂中观赏新鲜降下的雨后景象。开篇“十里平林铺净绿”一句,以宏阔的视角展现了雨后的平原与林木,绿意盎然,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接着,“青烟一去抹远岸,白鸟双来立乔木”两句,则聚焦于近景。青烟可能是指雨雾散去后的轻薄云气,它轻柔地抚过远处的岸边,而白鸟则在高大的乔木间穿梭自如,展现了雨后空气清新、生灵活跃的情境。
“戴胜入园蚕已老,栗留过陇麦将熟”两句,诗人转而描绘园中景象。戴胜可能是指戴着羽毛装饰的鸡或其他鸟类,它们进入园中,而春蚕(即春虫)则表示时序已经推移至夏。栗留过陇麦将熟,则是在说远处的山坡上,橡树上的果实逐渐成熟,麦子也快要收获了,这些都是季节更替的象征。
最后,“坐待月破东岭云,自取帘钩更高轴”两句,表达了诗人静坐等待夜晚月光穿透东边山岭之上的云层,而后一句则是说诗人自己调整了窗棂(帘钩)以便观赏更远的景致。这里“更高轴”可能暗示着诗人心境的开阔与视野的拓展。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雨后新鲜世界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喜悦,同时也隐含了时间流逝、季节更迭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