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升閒槐棘,忽去乱葭菼
宋 · 吕祖谦
鼎食味苦浓,藿食味苦淡。
同生不同嗜,羊枣与昌歜。
孰能游其间,进退两无憾。
尚书古仙伯,雅尚本真澹。
禁涂履星辰,讲厦席毡毯。
将升閒槐棘,忽去乱葭菼。
太清奉虚皇,奎壁手可揽。
举以华其归,光耀极铅椠。
向来功名人,勇进忘坎窞。
听诵归来辞,掩耳谢不敢。
宁知达士胸,万牛眇难撼。
清风满后车,一洗世氛黕。
祖帐将军园,寒枝红缀糁。
公归宁久阔,别意不成惨。
金华访旧学,和羹待醯醓。
政恐牧笛清,终换街鼓紞。
同生不同嗜,羊枣与昌歜。
孰能游其间,进退两无憾。
尚书古仙伯,雅尚本真澹。
禁涂履星辰,讲厦席毡毯。
将升閒槐棘,忽去乱葭菼。
太清奉虚皇,奎壁手可揽。
举以华其归,光耀极铅椠。
向来功名人,勇进忘坎窞。
听诵归来辞,掩耳谢不敢。
宁知达士胸,万牛眇难撼。
清风满后车,一洗世氛黕。
祖帐将军园,寒枝红缀糁。
公归宁久阔,别意不成惨。
金华访旧学,和羹待醯醓。
政恐牧笛清,终换街鼓紞。
注释
尚书:古代官职。仙伯:高尚的仙人。
禁涂:行走的路途。
履:踏。
奎壁:星宿名。
手可揽:伸手可触及。
华:装饰。
铅椠:简陋的书籍。
功名:名声地位。
坎窞:困难低谷。
祖帐:饯行的帐幕。
将军园:将军的园林。
和羹:调和食物。
醯醓:醋。
牧笛:乡村的笛声。
街鼓:市井的鼓声。
翻译
豪门盛宴滋味深,粗茶淡饭味道浅。一同生活却喜好各异,羊枣与昌歜各有所爱。
谁能在这两者间游走,进退皆无遗憾。
尚书如古代仙人伯夷,崇尚自然的淡泊。
他走过星河,讲经之处铺着毡毯。
即将隐退于闲逸之地,忽然离开纷扰的芦苇丛。
在太清仙境侍奉虚无的君王,伸手可摘奎璧星光。
以此荣耀归途,光芒照亮简陋的书籍。
那些追求功名的人,勇往直前不知艰难。
聆听归来辞令,捂耳谢绝,不敢妄自菲薄。
谁能理解通达之人的胸襟,即使千军万马也无法撼动。
清风吹过你的车后,洗净尘世污浊。
将军园中设宴,寒枝上挂着红色果实。
你离去太久,离别的愁绪并不凄凉。
在金华寻访旧日学问,期待美味的醋来调和。
只恐那牧笛的清音,终会换来市井的喧嚣鼓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吕祖谦创作的,体现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中通过对味道的描述,如“鼎食味苦浓”、“藿食味苦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隐含了人与人之间差异性和选择不同事物的主题。
“孰能游其间,进退两无憾。”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界中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心境。这里的“孰能”相当于现在的“谁能”,强调了这种状态的难得和珍贵。
接着,“尚书古仙伯,雅尚本真澹。”则是对古代圣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古典文化的尊崇和向往。这里的“尚书”指的是《尚书》,即《书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文献。
在后续部分,“禁涂履星辰,讲厦席毡毯。”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通晓天地之美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和宇宙的描述,表达了自己追求真理和高洁情操的愿望。
“太清奉虚皇,奎壁手可揽。”则是对道教中太上老君的一种崇拜,表现了诗人对于神秘世界的向往和敬仰。这里的“太清”、“虚皇”都是指代天界或道教中的高级神仙。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文化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心灵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