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阁书传紫闼深,破缄先问九皋禽
宋 · 司马光
相阁书传紫闼深,破缄先问九皋禽。
不令一物伤天理,仁爱方知真宰心。
不令一物伤天理,仁爱方知真宰心。
注释
相阁:宫廷深处的藏书阁。书传:书信传递。
紫闼:皇宫深处。
深:深邃。
破缄:拆开信封。
先问:首先询问。
九皋禽:比喻远方的鸟,也可能指书信中的内容。
一物:任何事物。
伤天理:违背自然法则或道德伦理。
仁爱:仁慈与爱心。
真宰心:造物主的心意,也可理解为公正无私之心。
翻译
宫廷深处藏书阁,书信传递如紫禁打开书信先询问,如同鸟儿在九泽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理想官员品格的追求。诗中“相阁书传紫闼深”表达的是朝廷重臣掌握着国家大权,其职责重大,如同深宫中的重要文书流传;“破缄先问九皋禽”则描绘官员在处理国事前,必先详细询问和了解情况,不轻易做出决断。九皋禽可能指的是古代典故,象征着谨慎和周到。
“不令一物伤天理”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的道德要求,即在执法和处理事务时,绝不允许任何违背自然规律和道德原则的事情发生。这里的“天理”包含了自然法则与伦理道德的双重意义。
“仁爱方知真宰心”则进一步强调,只有具备仁爱之心的人,才能算得上是真正了解并践行君子之道的人。这也反映出诗人对官员应当具有的高尚品质和深厚情操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行为准则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政府和公正执法的追求,以及对官员个人修养和道德标准的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