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出奇语颇自珍,奚囊十袭而三熏
子持画图走踆踆,人虽可即山非真。
自言谷中万修筠,泉鸣琮琤石嶙峋。
谁甘混迹麋鹿群,雅意远游阔见闻。
飞筇遂过南海濒,翻海一洗征衣尘。
东望绝域天无垠,药洲风月蒲涧云。
间出奇语颇自珍,奚囊十袭而三熏。
槿花猩血荔锦纹,何如故圃桃李春。
江湖社友杯十分,何如族聚情话亲。
行路之难多酸辛,还家火急埋车轮。
拂拭矶苔开径榛,畹兰篱菊庭古椿。
赠篇满箧不疗贫,几人炼药能轻身。
本分荷锄驱犊西畴耘,武夷山下击壤为尧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昔人:古人。隐君:隐士。
画图:画卷。
混迹:混杂在一起。
翻海:翻越大海。
药洲:产药的水边地区。
故圃:旧日的园圃。
族聚:家族聚会。
车轮:车轮。
畹兰:兰花。
击壤:古代农夫游戏,象征太平盛世。
翻译
古人进山寻访隐士,常常遗憾只见山不见人。你手持画卷忙忙碌碌,虽然人近在眼前,但山景并非真实。
他自称山谷中有万株修竹,泉水叮咚,石头峥嵘。
谁愿意混迹于麋鹿群中,他的志趣在远游以增广见识。
乘着飞杖越过南海边,翻海洗涤征途上的尘埃。
向东遥望远方无边无际,药洲的风月和蒲涧的云雾。
偶尔说出的奇特言语,他颇为珍视,把它们装在十袭的布袋中反复熏香。
比起鲜艳的槿花猩红、荔枝锦纹,他更怀念故乡桃李的春天。
与江湖朋友畅饮的时光虽美,不如家族聚会亲情更深。
行路艰难,充满辛酸,回家心切,连车轮都急于掩埋。
擦拭石径上的苔藓,开辟出一条通向庭院的小径,兰花、菊花和古椿点缀其中。
满箱的赠诗并不能解决贫困,又有多少人能通过炼药来轻身。
他本分地扛着锄头,驱赶牛犊在西边的田野耕耘,生活在武夷山下,如同尧民般劳作。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友人辞别重返旧隐之情境。开篇即以“昔人入山访隐君,每恨见山不见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淡然与逃避。随后,诗人通过“子持画图走踆踆,人虽可即山非真”一句,表现出自己对于友人的理解和支持,认为只有真正融入自然才能找到心灵的宁静。
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自言谷中万修筠,泉鸣琮琤石嶙峋”等句,通过对山谷风光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谁甘混迹麋鹿群,雅意远游阔见闻”则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愿望。
在“飞筇遂过南海濒,翻海一洗征衣尘”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决绝与勇气,他愿意跨越重重障碍,以达到内心的净化和升华。紧接着,“东望绝域天无垠,药洲风月蒲涧云”一句,则是对远方美好世界的向往,这种境界超脱了尘世的烦恼,是诗人精神追求的极致。
“间出奇语颇自珍,奚囊十袭而三熏”等句,反映出了诗人对于知识与智慧的珍视和积累,以及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之后,“槿花猩血荔锦纹,何如故圃桃李春”一句,则是诗人对于旧日美好记忆的怀念,这种温馨与生机,是诗人心中难以磨灭的情感寄托。
在“江湖社友杯十分,何如族聚情话亲”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朋友间情谊的珍视和对家园的思念。紧接着,“行路之难多酸辛,还家火急埋车轮”一句,则是诗人对于归途的迫切与心中的不舍。
“拂拂矶苔开径榛,畹兰篱菊庭古椿”等句,通过对环境细节的描写,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热爱。最后,“赠篇满箧不疗贫,几人炼药能轻身”一句,则是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和精神修为的一种自嘲,同时也反映出了他对于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渴望。
综上所述,此诗是一首深具哲理与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心灵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