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仙有力在斯文,廪士馀粮但一尘
宋 · 李流谦
老仙有力在斯文,廪士馀粮但一尘。
列屋诵弦知所自,杏坛今秀几株春。
列屋诵弦知所自,杏坛今秀几株春。
注释
老仙:指有学问、德高望重的人。有力:威严或影响力。
斯文:指学问和修养。
廪士:古代官府中的学者或官员。
馀粮:剩余的粮食。
但一尘:只剩下一点尘埃,形容极少。
列屋:排列整齐的房屋,可能指学舍。
诵弦:读书声,弦指古时弦歌教学。
知所自:知道自己的来历或根源。
杏坛:古代教育的象征,相传孔子讲学的地方。
今秀:现今的优秀人才。
几株春:比喻人才辈出,如春天般繁多。
翻译
老仙的威严体现在他的学问之中,学者们的剩余粮食只留下微尘般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流谦创作的,属于古典绝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先公三池祠室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学官相传占为公署的美好回忆。
“老仙有力在斯文”一句,通过形容一个虚构的老仙拥有力量并存于文章中,来赞颂诗人所崇敬的人物或先辈的文化成就和精神力量。这里的“斯文”指的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或学问。
“廪士馀粮但一尘”则描绘了一种清贫而不失礼数的生活状态。“廪士”指的是负责管理粮仓的人,通常也是有文化教养的人。他们即使储备的粮食只剩下一点点,也依然保持着文人雅士的风范,不为物欲所困。
“列屋诵弦知所自”一句,通过列屋(多间房屋)和诵弦(弹奏琴弦),展现了一个学者或文人的生活场景。这里强调的是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最后,“杏坛今秀几株春”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通过“杏坛”(可能指的是杏树成荫的平台)和“几株春”(意味着春天里鲜花盛开),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生机勃勃之美的赞赏,同时也寓意着希望学问和文化能够像春天的植物一样蓬勃发展。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人物、场景、物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先贤的敬仰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清贫自守、修养身心的生活态度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