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不须论出处,坐穿木榻久忘言
出处:《胡瑞之廉宪过访》
明 · 邹元标
十年抱病卧柴门,过我频烦使者轩。
道在不须论出处,坐穿木榻久忘言。
道在不须论出处,坐穿木榻久忘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患疾病、长期卧床的诗人与廉洁官员胡瑞之的会面情景。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坚守道德的情怀。
首句“十年抱病卧柴门”,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态,十年来饱受疾病困扰,只能在简陋的柴门下静卧养病。这种境遇下,诗人并未沉沦,反而更加珍视每一次的来访。
次句“过我频烦使者轩”,描述了廉洁官员胡瑞之多次造访的情景。这里的“使者轩”可能是指使者乘坐的车辆,暗示胡瑞之对诗人的尊重和关心,并非因为诗人的身份地位,而是出于对道德品质的敬仰。
第三句“道在不须论出处”,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他认为真正的道德和智慧并不取决于出身和地位,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行为的正直。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
最后一句“坐穿木榻久忘言”,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胡瑞之交谈时的状态。他们坐在简陋的木榻上,长时间交谈却似乎忘记了言语的存在,这不仅表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也反映了他们对于道德和真理的共同追求,达到了心灵上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廉洁官员之间的高尚情谊,以及对道德价值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正义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