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从公游,颇恨相得晚
同参长芦禅,共听资福板。
公今三年病,我亦百事懒。
春风广陵城,笑语有未款。
嵩阳有归路,河水渐清暖。
岂无一言赠,慰此千里远。
青松老合抱,意不在俗眼。
岂如山上苗,共尽白日短。
一身随药囊,万事付茗盌。
炉烟袅晴窗,自足了迟缓。
奈何孔文举,苦思坐客满。
更知苏门公,远效嵇中散。
舟行傥见念,此语试三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甲午送宁子仪归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宁子仪即将归乡的不舍与祝福之情。
首句“异时从公游,颇恨相得晚。”点明了诗人与宁子仪相识相交的时间不长,但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接下来,“同参长芦禅,共听资福板。”描述了两人共同参与禅修、聆听佛法的情景,体现了他们精神上的契合。
“公今三年病,我亦百事懒。”转而表达对宁子仪近期患病的关切,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在面对生活琐事时的慵懒情绪。接着,“春风广陵城,笑语有未款。”描绘了春风吹拂下的广陵城,以及两人相聚时欢声笑语的画面,充满了温馨与怀念。
“嵩阳有归路,河水渐清暖。”预示着宁子仪即将踏上归途,河水的清澈温暖象征着旅途的顺利与希望。诗人以“岂无一言赠,慰此千里远。”表达了对宁子仪远行的祝福与不舍,希望他能平安抵达目的地。
“青松老合抱,意不在俗眼。”通过描写青松的形象,寓意宁子仪虽身处尘世,但心志高洁,不为世俗所动。接下来,“岂如山上苗,共尽白日短。”将宁子仪比作山上的幼苗,与时间赛跑,强调了珍惜时光的重要性。
“一身随药囊,万事付茗碗。”描绘了宁子仪在旅途中可能面临的疾病与烦恼,诗人希望他能以茶解忧,保持内心的平静。最后,“炉烟袅晴窗,自足了迟缓。”以炉烟袅袅、晴窗明亮的景象,象征宁子仪在宁静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奈何孔文举,苦思坐客满。”借用典故,表达了对宁子仪才华横溢、深思熟虑的赞赏。紧接着,“更知苏门公,远效嵇中散。”进一步赞扬宁子仪的品格与才情,将其比作古代文人苏门四学士中的嵇康,展现了对宁子仪的极高评价。
“舟行傥见念,此语试三反。”最后,诗人以对宁子仪的思念和祝福结束全诗,希望宁子仪在舟行途中能够想起这段友情,并反复回味这番话语,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友情、自然景色、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子仪归乡之旅的深切关怀与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