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所幸九河润,密通千乘封全文

所幸九河润,密通千乘封

宋 · 冯时行
山城鸟鹊喜,佳句来春风。
浣手三过读,散我磈磊胸。
当年过秦论,千载犹为雄。
今观妙好辞,蹀躞追前踪。
文章信有种,字字含徵宫。
少城初识面,软语开冲融。
秋月耿高怀,春水瑩清衷。
俱堕人事海,烦促难舂容。
况乃燕雀卑,未易参鸾鸿。
别来邛笮外,一笑谁与同。
羡君对贤牧,快饮如渴虹。
何当款斋阁,馀沥借衰红。
所幸九河润,密通千乘封
臭味譬草木,我辈情所钟。
梦随沫若水,下与九顶通。
更愿洗老眼,见君攀翔龙。

拼音版原文

shānchéngniǎoquèjiāláichūnfēng

huànshǒusānguòsànwěilěixiōng

dāngniánguòqínlùnqiānzǎiyóuwèixióng

jīnguānmiàohǎodiéxièzhuīqiánzōng

wénzhāngxìnyǒuzhǒnghánhuīgōng

shǎochéngchūshímiànruǎnkāichōngróng

qiūyuègěnggāo怀huáichūnshuǐyíngqīngzhōng

duòrénshìhǎifánnánchōngróng

kuàngnǎiyànquèbēiwèicānluán鸿hóng

biéláiqióngzuówàixiàoshuítóng

xiànjūnduìxiánkuàiyǐnhóng

dāngkuǎnzhāijièshuāihóng

suǒxìngjiǔrùntōngqiānchéngfēng

chòuwèicǎobèiqíngsuǒzhōng

mèngsuíruòshuǐxiàjiǔdǐngtōng

gèngyuànlǎoyǎnjiànjūnpānxiánglóng

注释

山城:指成都这样的城市。
佳句:优美的诗句。
磈磊:形容心情不畅或困扰。
过秦论:贾谊的名篇,论述秦朝兴衰。
妙好辞:极好的文辞。
蹀躞:小步行走,比喻追随。
信:确实,的确。
冲融:融洽,和谐。
人事海:人事的纷繁复杂。
燕雀:比喻地位低微的人。
邛笮:古代地名,这里泛指远方。
款斋阁:拜访书斋。
衰红:残余的酒色。
九河:古代中国的河流,象征广大的地域。
臭味:志趣,气味相投。
沫若水:指郭沫若的诗文,如江河般流淌。
攀翔龙:比喻才华横溢,如龙飞天。

翻译

山城中的鸟鹊欢喜,春天的佳句如春风般到来。
多次洗手后阅读,这些诗句舒缓了我心中的郁结。
当年的《过秦论》至今仍显雄浑。
如今欣赏这美妙的文辞,仿佛在追随先人的足迹。
文章确实有其独特的魅力,字字如徵音般动听。
初次在少城相见,你的话语温柔而化解了僵局。
秋月映照着高洁的情怀,春水清澈地表达内心。
我们都沉溺于人事的海洋,忙碌中难以从容。
更何况我们如同燕雀,难以与鸾凤相提并论。
自从分别后,何处能再找到共享欢笑的人?
羡慕你能与贤者相伴,畅饮如渴虹般痛快。
何时能再次拜访你的书斋,分享剩余的美酒。
幸亏九河滋润,连接起众多的封地。
我们的志趣如同草木,深深扎根于内心。
梦境随着沫若的诗篇,直达九顶之巅。
更愿洗净老眼,见证你如龙腾跃的才情。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冯时行为庆祝友人贾元升担任嘉州通判而作,充满了对友情和学术的赞美之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尚精神境界的情操。

"山城鸟鹊喜,佳句来春风。" 这两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心中的喜悦和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仿佛春风中带来了友人精妙的诗句,让人感到无比的快乐。

"浣手三过读,散我磈磊胸。" 这里表达了诗人反复阅读朋友作品的专注与沉醉,这些文字能够洗涤心灵,缓解内心的烦躁和愤懑。

"当年过秦论,千载犹为雄。" 这两句引用历史上著名的辩士,以此来赞扬贾元升的才能,即便在过去辉煌如秦朝时期,他的学问与才华仍旧显得卓尔不群。

接下来的诗句 "今观妙好辞,蹀躞追前踪。" 表示诗人对朋友作品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追随和学习的愿望,希望能够追上并且发扬光大。

"文章信有种,字字含徵宫。" 这里强调了文学创作中蕴含着作者的个性,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与意境。

诗人在接下来的句子中描述了对友人的初识和交流,以及春秋两季的不同情怀,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追求心灵沟通与精神上的默契。

"俱堕人事海,烦促难舂容。" 这里通过比喻手法,将复杂的人间琐事比作汹涌的波涛,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无奈和对心灵安宁的渴望。

"况乃燕雀卑,未易参鸾鸿。" 这两句通过鸟类的高下差别来比喻人类社会的地位高低,不同的境遇难以相提并论,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种种不平等感慨。

"别来邛笮外,一笑谁与同。" 这里的"别来"表达了一种离别后的孤独和惆怅,而"一笑谁与同"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好像在说,即便是离别,也不妨对现实保持一份从容不迫的态度。

接着 "羡君对贤牧,快饮如渴虹。" 这两句赞美了朋友贾元升像一位智慧的牧者,能在知识和学问的海洋中自由驰骋,诗人自己则像一个渴望知識的旅人,急切地希望能够快速吸收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何当款斋阁,馀沥借衰红。" 这里的"何当"表达了一种期待,而"款斋阁"则是对高洁学问境界的一种向往,希望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馀沥借衰红"则描绘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就像是借用了昔日辉煌的余晖来照亮现实。

"所幸九河润,密通千乘封。" 这两句通过水的流动与通畅,表达了一种学问传承的顺利与广泛,像是一条河流,它连接了过去和未来,汇聚了各方的智慧。

最后 "臭味譬草木,我辈情所钟。" 这里的"臭味"指的是一种深厚的情感,而"譬草木"则是对这种情感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间的情谊和学问传承的珍视与重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向往精神交流与心灵沟通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