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前山如揖复如趋,中岭峨然似拱受全文

前山如揖复如趋,中岭峨然似拱受

明 · 李之世
城里有佳山,沈霾如许久。
浑沦气色疑未分,恰似精华今始剖。
刘郎本自天台流,今来却是云山友。
城郭劳劳到者稀,扪历方知岩岫陡。
前山如揖复如趋,中岭峨然似拱受
万瓦鳞鳞睥睨间,炊烟几缕萦林薮。
峰头古木不知年,阴森或有精灵守。
閟林黝壑悄无人,偕游必与烟霞耦。
刊木随方借卜居,小构茆亭仅数肘。
镌石磨崖记岁年,我与山灵良匪偶。
岭上白云堪赠谁,缄题为寄中林某。
剩水溪头侬是家,薄有园庐宽似斗。
非无圭山一片翠,望里迢迢隔窗牖。
君今振衣千仞岗,笑我红尘地下走。
纸上分明寄卧游,云关有路何时叩。
看君不是山泽癯,广额棱棱河似口。
暂尔云山狎主盟,它日移文君讶否。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刘仲安所居青山草堂的静谧与自然之美。首句“城里有佳山,沈霾如许久”便已点出主题,将城市的喧嚣与山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引人入胜。

接着,“浑沦气色疑未分,恰似精华今始剖”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容山中景色如同天地初开,蕴含着未被世俗侵扰的原始精华,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风貌。

“刘郎本自天台流,今来却是云山友”则通过典故,暗示刘仲安虽来自远方,却与山中自然和谐相处,成为山的知己。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正是古代文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城郭劳劳到者稀,扪历方知岩岫陡”描绘了城市与山间的对比,强调了山中生活的独特与珍贵。而“前山如揖复如趋,中岭峨然似拱受”则通过生动的拟人化手法,赋予山峦以动态美,仿佛它们在欢迎来访者。

“万瓦鳞鳞睥睨间,炊烟几缕萦林薮”一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山中人家的生活场景,既有烟火气息,又不失自然野趣。而“峰头古木不知年,阴森或有精灵守”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神秘与古老。

“閟林黝壑悄无人,偕游必与烟霞耦”表达了与自然的亲密无间,以及对山林深处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刊木随方借卜居,小构茆亭仅数肘”则展示了刘仲安在山中建造简陋居所的过程,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镌石磨崖记岁年,我与山灵良匪偶”表明了诗人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岭上白云堪赠谁,缄题为寄中林某”则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与他人分享这份美好。

最后,“剩水溪头侬是家,薄有园庐宽似斗”再次强调了山中生活的简朴与自在。“非无圭山一片翠,望里迢迢隔窗牖”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山中景色的独特与珍贵。“君今振衣千仞岗,笑我红尘地下走”表达了对朋友隐逸生活的羡慕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逃避。

整首诗通过对刘仲安所居青山草堂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