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惊逢断雁行,乱离相抱共存亡
出处:《酬袭在田孝廉》
清 · 钱澄之
沙县惊逢断雁行,乱离相抱共存亡。
先公旅榇淹蛮土,令弟麻衣带贼伤!左衽最怜吴地客,南冠犹恋汉家装。
幸逢正统宁宜去,且辍忧时痛哭章!
先公旅榇淹蛮土,令弟麻衣带贼伤!左衽最怜吴地客,南冠犹恋汉家装。
幸逢正统宁宜去,且辍忧时痛哭章!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的《酬袭在田孝廉》,通过描绘战乱中的人间悲剧,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联“沙县惊逢断雁行,乱离相抱共存亡。”以“断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友人,形象地描绘了战乱中人们被迫分离、生死未卜的凄惨景象。诗人与友人在乱世中相依为命,共同承受着生离死别的痛苦。
颔联“先公旅榇淹蛮土,令弟麻衣带贼伤!”进一步揭示了战乱给家庭带来的深重灾难。先父的灵柩滞留异乡,令弟身着丧服,遭受贼寇伤害,表达了诗人对亲人遭遇不幸的哀痛之情。
颈联“左衽最怜吴地客,南冠犹恋汉家装。”通过对比“左衽”(指少数民族服饰)与“南冠”(古代楚国囚犯所戴的帽子,借指囚犯),表达了诗人对南方客居者的同情,以及对自身汉人身份的坚守与眷恋。
尾联“幸逢正统宁宜去,且辍忧时痛哭章!”诗人庆幸能够遇到正统,但又忧虑时局,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渴望,同时也暂时放下忧愁,写下了这首痛哭的诗章。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战乱年代人民的苦难和诗人的家国情怀,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