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后来今视昔,过之不独践全文

后来今视昔,过之不独践

贵仁无令名,不如不尊显。
文官秪爱钱,不如为牧剪。
朝廷用书生,亦曰其言善。
岂其所读书,到官即收卷。
治法止两端,世有几人阐。
甚或剔刻之,伤我枝蹄趼。
冤乎颂德碑,盍不刻稍浅。
陈刘两郡守,是诚循吏选。
遐陬井校中,鼓众走且喘。
一滴父母心,百年尚神缅。
刘公实儒者,教不薄穷褊。
至今多能文,皆公为梯栈。
陈公山茧法,此日更繁衍。
衣食到佣丐,金珠满原巘。
大府近请祀,于陈极黾勉。
我惟此二公,并当铭钟铣。
刘父陈也母,教养惠无辨。
可念在当时,肫挚忘轩冕。
湘川与白田,车或日再转。
此风遂难得,未免重丝茧。
堂堂平大夫,继亩思旧畎。
长言发嗟咏,此意更加腆。
世有明练材,囊伧而卷脔。
寸善将自私,谁肯道前典。
观公用意处,已足见敷展。
后来今视昔,过之不独践
企风观化成,歌德我何腼。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郑珍所作,名为《次韵和郡守平樾怀陈省庵刘研庄两前守》。诗中表达了对两位前郡守陈省庵和刘研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们的政绩和教育理念的赞赏。

诗中提到“贵仁无令名,不如不尊显”,强调了仁德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应仅凭地位和名声来衡量。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文官贪财与两位前郡守的无私奉献,赞扬了他们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对于朝廷任用书生,诗人提出疑问:“岂其所读书,到官即收卷。”批评了书生们在位时可能忽视了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同时,诗人也指出了治国之道的局限性,指出“治法止两端,世有几人阐”,表达了对现实政治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诗中特别提到了陈、刘两位郡守的政绩,称他们是“循吏选”,即遵循传统道德标准的官员。他们深入基层,关心民众疾苦,如“一滴父母心,百年尚神缅”所描绘的那样,展现了深厚的为民情怀。

诗人还赞扬了陈公的教育理念,认为他不仅关注物质生活,还重视文化教育,使地方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而刘公则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注重道德教化,使得地方风气淳朴。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两位前郡守的怀念之情,希望他们的事迹能够被铭记,并通过祭祀等方式传承下去。同时,诗人也反思了当前社会中一些官员的不足之处,呼吁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前人的优秀品质,为社会做出贡献。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也是对当代社会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