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好仙者,犹为图画欺
出处:《题唐师善洪崖图》
宋末元初 · 方回
太白尚不识,洪崖焉肯来。
一蹇五獠奴,奸人之所为。
得非成方遂,独无隽不疑。
至今好仙者,犹为图画欺。
一蹇五獠奴,奸人之所为。
得非成方遂,独无隽不疑。
至今好仙者,犹为图画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太白:指李白,唐代著名诗人。洪崖: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蹇:跛足。
獠奴:野蛮的奴仆。
奸人:指行为不正之人。
成方:炼制丹药。
隽不疑:汉代名臣,以智慧和公正著称。
图画:指描绘仙人的图画,可能暗指虚假的仙道传说。
翻译
李白这样的人物尚且不认识,洪崖又怎么会前来呢。一个跛足的人带着五个野蛮的奴仆,这是奸诈小人的所作所为。
难道是因为炼成了长生药,就只剩下没有才智的庸人了吗?
直到现在,喜好修仙的人,还被这些虚假的图画所欺骗。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题目为《题唐师善洪崖图》。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古人李白(太白)与洪崖先生之间关系的怀疑,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某些现象的批判。
首句“太白尚不识,洪崖焉肯来”表明诗人认为即使是伟大的文学家李白,也未必认识这个叫做洪崖的人物,更不用说会去拜访他。这句话既表现了对洪崖地位的质疑,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所谓的“高人”能否被世人认可的怀疑态度。
接着,“一蹇五獠奴,奸人之所为”则是在批判社会上那些通过阿谀奉承、欺骗手段获得利益的小人。这两句可以看作是诗人对于当时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的一种讽刺。
“得非成方遂,独无隽不疑”则是在表达一种观点,即只有真正有才能且不被世俗所惑的人,才能够达到高洁的境界,不为外界干扰而产生怀疑。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真才真德的赞扬和向往。
最后,“至今好仙者,犹为图画欺”则是在说,即便是那些热衷于追求仙道之人的今天,也还在用图画等手段进行欺骗。这个句子透露出诗人对于当时流行的对仙道追求中存在的虚伪现象的不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李白与洪崖之间关系的怀疑,批判了社会上的奸人和欺骗行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才德的尊崇,以及对于当时追求仙道中存在虚伪现象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