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将花入性情,不触色香味全文

将花入性情,不触色香味

出处:《寄陈仁先
清末民国初 · 俞明震
潇洒陈孟公,有俗无不弃。
手写咏菊诗,闭门自成世。
将花入性情,不触色香味
千曲无尽思,萧寥在肠胃。
昨梦坐茅庵,君持菊谱至。
上粘乾叶花,枝枝有题记。
笑指枯目僧,谓是花中意。
觉来浑不解,清境倏已逝。
明月满竹林,独照无梦地。
萧寥复萧寥,高天动寒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俞明震寄赠友人陈仁先的一段情景,通过对陈孟公的潇洒形象和其对菊花的独特情感的刻画,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清雅生活的向往。首句“潇洒陈孟公,有俗无不弃”赞美了陈孟公超凡脱俗的气质。接下来,“手写咏菊诗,闭门自成世”描述了他沉浸于创作,仿佛与世隔绝,只专注于菊花的诗篇。

“将花入性情,不触色香味”表达了陈孟公通过菊花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超越了物质层面的感知。诗人感叹他的思绪深远,“千曲无尽思,萧寥在肠胃”,暗示他的内心世界丰富而深沉。梦境中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昨梦坐茅庵,君持菊谱至”,陈孟公带来的菊花谱犹如一份珍贵的礼物,寄托着友情。

然而,梦醒后的诗人却感到“清境倏已逝”,现实中的清寂与梦境中的美好形成对比。最后两句“明月满竹林,独照无梦地。萧寥复萧寥,高天动寒吹”以自然景色收尾,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冷境界的回味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描绘陈孟公的生活态度和诗人对他的感受,展现了对清雅生活和深厚友谊的赞美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