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
出处:《长安寒食》
唐 · 邵谒
春日照九衢,春风媚罗绮。
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
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
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
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
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
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
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
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九衢:四通八达的大道。媚:讨好,爱恋,此处作牵动解。
罗绮:罗,轻软有疏孔的丝织物;绮,有花纹的丝织物。
万骑:许多骑马者。
香尘:春游者身上所带的香气和扬起的尘土混合在一起称为香尘。
摧辀:摧,折断;辀,车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长安街景,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春日照九衢,春风媚罗绮。"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画面:春天的阳光洒在长安的街道上,春风轻拂着精致的纱罗和锦绣,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华美丽人的景象。
"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 这两句描写了大量马匹从城门中出来,在街道上扬起的不仅是尘土,更有着难以言说的繁华与喧嚣。这一幕既展现了长安作为都城的繁荣,也预示了一种动荡和不安。
"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即使是曾经风华正茂的人,最终也难逃成为枯骨的命运。这一句深化了前两组画面的意境,从欢乐和繁华中引出了悲凉与永恒的主题。
"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 这里诗人通过自问,表达了对自身生命状态的反思,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个人身份变化的感受。这句话强调了生者与死者的区别,也隐含着对于自己的生命和历史定位的一种迷茫。
最后两句 "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 通过观察现实世界中的行人,看到了无数的死亡和毁灭,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中关于生命易逝、历史轮回的主题,同时也提醒读者珍惜当下。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街景的描写,展开了一系列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历史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