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鹖馀生事,屠龙入暮年
出处:《赠谢少廉》
明 · 胡应麟
旧阀知王谢,奇情识鲁连。
世传如练句,人诵捣衣篇。
冠鹖馀生事,屠龙入暮年。
白门桃杏色,次第理吟鞭。
世传如练句,人诵捣衣篇。
冠鹖馀生事,屠龙入暮年。
白门桃杏色,次第理吟鞭。
鉴赏
此诗《赠谢少廉》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与描绘,展现了对谢少廉独特才情与品格的赞赏。
首联“旧阀知王谢,奇情识鲁连”以“王谢”与“鲁连”为典故,分别指代东晋时期的名门望族王氏与谢氏,以及战国时期著名的隐士鲁仲连。这里通过“旧阀”二字,暗示谢少廉家族背景深厚,而“奇情识鲁连”则赞扬其拥有超凡脱俗的情怀与智慧。
颔联“世传如练句,人诵捣衣篇”进一步赞美谢少廉的文学才华。其中“如练句”比喻其文笔流畅如白练,而“捣衣篇”则可能指其诗歌作品,尤其是那些表达情感深沉、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深受人们传颂。
颈联“冠鹖馀生事,屠龙入暮年”则通过“冠鹖”与“屠龙”两个典故,展现谢少廉在晚年仍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冠鹖,原指古代官员的服饰,此处借指谢少廉虽已年老,但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志气与追求;“屠龙”则出自《庄子》,象征着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这里用来形容谢少廉即使在暮年,也依然有着勇往直前的决心。
尾联“白门桃杏色,次第理吟鞭”以自然景象作为喻体,形象地描绘了谢少廉在白门(可能指某个地方或情境)中,如同桃杏般绽放的才华与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作品与思想如同吟鞭一样,依次被人们传颂与铭记。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谢少廉才华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其作品持久影响力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与生动的比喻,既展现了谢少廉个人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对其才华与精神的深刻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