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流知有在,兰玉蔼遗芳
出处:《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 其七》
宋 · 周麟之
四老延清会,连年乐故乡。
誉腾花萼集,光动德星堂。
今独三荆茂,居然一鉴亡。
庆流知有在,兰玉蔼遗芳。
誉腾花萼集,光动德星堂。
今独三荆茂,居然一鉴亡。
庆流知有在,兰玉蔼遗芳。
注释
四老:四位长者。延:邀请。
清会:清谈会。
连年:多年。
故乡:家乡。
誉:声誉。
腾:繁盛。
花萼集:比喻人才聚集的地方。
光动:光芒照耀。
德星堂:象征道德高尚的地方。
今独:如今只有。
三荆茂:三棵荆树繁茂。
居然:竟然。
一鉴亡:失去了一面明镜。
庆流:庆祝的传统。
知有在:仍然存在。
兰玉:比喻高洁的人品。
蔼遗芳:散发出遗留的芬芳。
翻译
四位长者聚会享受清谈,多年以来都乐于留在家乡。他们的声誉如同花萼般繁盛,光芒照亮了道德之星堂。
如今只有三棵荆树茂盛,那面明镜般的镜子却已消失。
虽然镜子不在,但美好的庆祝传统仍在,兰香玉质的美德仍然散发芳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麟之为张公撰写的一首挽诗,表达了对张公的敬仰和对其逝世的哀悼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四老延清会”的场景,展现了张公在家乡的德高望重,以及他在文人雅集中受到的赞誉。"花萼集"和"德星堂"都是象征着文化与道德的高尚之地,暗示张公的学问和品行如同璀璨之星。
"今独三荆茂"中的“三荆”可能是指张公家族中的三位杰出人物,而“一鉴亡”则表达了对张公去世的悲痛,意指失去了一位如明镜般照耀他人的贤者。最后两句,“庆流知有在,兰玉蔼遗芳”,寄托了对张公精神和美德的怀念,认为他的美好品质将如同兰玉般长久流传,芳香四溢。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缅怀故人的挽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对道德风范的崇尚和对亡者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