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觇赋千字,诵之当搢笏
出处:《送勾龙伯秋出幕守三荣得出字》
宋 · 李流谦
雅故非今朝,两门自金石。
山头堕泪碑,宰木共萧瑟。
幕府盖宝府,球琳琅玕璧。
一一不可拣,于君况夙昔。
常愧砾与瓦,照映乏颜色。
于菟生则斑,窥牛乳尚湿。
其传祗斯文,馀事博悬掷。
尝觇赋千字,诵之当搢笏。
戎索赞斗枢,杀气掩剑戟。
舂容凝香地,功用阒无迹。
忽驱两轓去,惊鸿眇南北。
专城岂不乐,所乐在母侧。
扶舆度春风,霜毛未上帻。
更著摩挲手,一起穷山瘠。
中年每患别,连日足怅惜。
方酌江上杯,送君又郊陌。
熟思令人老,只有加餐食。
尚馀黄发期,好语为再出。
山头堕泪碑,宰木共萧瑟。
幕府盖宝府,球琳琅玕璧。
一一不可拣,于君况夙昔。
常愧砾与瓦,照映乏颜色。
于菟生则斑,窥牛乳尚湿。
其传祗斯文,馀事博悬掷。
尝觇赋千字,诵之当搢笏。
戎索赞斗枢,杀气掩剑戟。
舂容凝香地,功用阒无迹。
忽驱两轓去,惊鸿眇南北。
专城岂不乐,所乐在母侧。
扶舆度春风,霜毛未上帻。
更著摩挲手,一起穷山瘠。
中年每患别,连日足怅惜。
方酌江上杯,送君又郊陌。
熟思令人老,只有加餐食。
尚馀黄发期,好语为再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雅故:过去的美好。金石:坚固如金石的门第。
宰木:象征家族荣耀的树木。
琅玕璧:比喻珍贵的珠宝。
夙昔:过去的日子。
砾与瓦:比喻平凡无光的事物。
窥牛乳:比喻新生事物的清新。
斯文:文化、学问。
搢笏:古代官员插笏于腰带以示身份。
斗枢:北斗星的枢纽,比喻军事指挥。
摩挲:抚摸。
穷山瘠:形容荒凉贫瘠的山川。
黄发期:指老年。
翻译
过去的美好非今日可比,两家门第如金石般坚固。山巅有块流泪的碑,象征着家族的荣耀已逝,只剩下萧瑟的景象。
官署曾是珍宝聚集之地,满目琳琅,如同美玉。
这些财富无法挑选,对你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你早已熟悉。
我常感惭愧,自己像碎石瓦砾,缺乏光彩。
老虎出生就有斑纹,即使是窥视牛乳也显得湿润新奇。
家族传承的文化仅存于此,其他琐事都被抛诸脑后。
曾听说你一挥而就千字文章,朗诵时仿佛手持官笏。
你在军事上才华横溢,剑戟间的杀气掩盖不住你的英勇。
你的风采凝结成香气之地,功绩却悄然无痕。
突然离去,如同惊鸿飞向南北,令人惊讶。
你身为地方长官,难道不快乐?但你的快乐在于母亲身边。
你乘车度过春风吹拂的时光,头发虽白,却未沾染尘埃。
再摸摸我的手,仿佛能感受到你离开后山川的贫瘠。
中年离别总是让人痛苦,这几天的分别让我心痛不已。
刚在江边举杯,又要为你送行至郊外。
反复思考使人苍老,只能通过饮食来宽慰自己。
虽然你已步入老年,但美好的期待仍在,希望你能再次归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名为《送勾龙伯秋出幕守三荣得出》。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
开篇“雅故非今朝,两门自金石”描绘了一种坚固牢靠的境界,似在表达一种难以分离的情感纽带。而“山头堕泪碑,宰木共萧瑟”则透露出一丝哀伤和孤寂之情,宛如古碑上流下的泪水,木叶间的萧瑟声响。
“幕府盖宝府,球琳琅玕璧”这一段落,用豪华壮丽的词汇描绘了一番宏伟的场景,但紧接着“一一不可拣,于君况夙昔”的句子,却又转向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
诗中还多次出现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如“其传祗斯文,馀事博悬掷”、“尝觇赋千字,诵之当搢笏”等句,都在表达对朋友学问和文学才能的高度评价。
结尾处,“方酌江上杯,送君又郊陌。熟思令人老,只有加餐食。尚馀黄发期,好语为再出。”则是诗人在送别时的感慨与叮咛,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华丽,情感真挚,充满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