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鲁论一半犹收效,寿国应须安似山全文

鲁论一半犹收效,寿国应须安似山

宋 · 刘子寰
兼善工夫自古难,有谁志学合伊颜。
儒先拈得四书出,名相措诸万事閒。
功向时危尤易见,道于世运实相关。
鲁论一半犹收效,寿国应须安似山

注释

兼善:指同时对社会和个人的善行。
工夫:努力和功夫。
伊颜:指颜回,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称。
儒先:古代儒家的杰出人物。
四书:儒家经典著作,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名相:著名的宰相或政治家。
世运:时代运势或社会变迁。
鲁论:指《论语》,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
寿国:使国家长寿,即国家稳定。
安似山:形容国家稳固如山。

翻译

历来兼济天下之事都难以做到,谁能像颜回那样既有学问又品德高尚。
古代儒家大师从四书五经中提炼智慧,名相则将这些道理运用到世间万事之中。
在国家危难之时,功绩更加显著;社会运势与道德紧密相连。
即使是孔子《论语》的一半教诲也能产生效果,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如同高山般稳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子寰的作品,名为《寿周丞相益公(其五)》。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官员德才兼备、治国有道的诗篇。

“兼善工夫自古难,有谁志学合伊颜”两句表达了对周丞相益公德才双馨、难得的赞美。这里的“工夫”指的是修养和技艺,而“兼善”则意味着既有道德上的修为,又有技术或技能上的精湛。这两者在古代社会中常被视作理想的人格特质,故而作者感叹这种完美结合自古以来就是难能可贵的。而“伊颜”指的是古代的圣贤,如伊尹、颜回等,他们以德行高尚著称,因此这里用来比喻周丞相益公的品格。

接着,“儒先拈得四书出,名相措诸万事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周益公不仅在学问上有所建树,更是在政治上的治理能力。这里的“儒先”指的是儒家之首,即孔子;“四书”是儒家经典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代表了高深的学问。而“名相”则直接称呼周益公为著名的宰相,能够处理各种事务,显示出其卓越的政治才能。

下面,“功向时危尤易见,道于世运实相关”两句强调了周益公在危急关头所展现出的能力与智慧对于国家大局的重要性。“功向时危尤易见”意味着在国家面临危机之时,益公的贡献和功绩尤其显著。而“道于世运实相关”则说明他的治国之道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是国家长久安宁的关键所在。

最后,“鲁论一半犹收效,寿国应须安似山”两句表达了即便是浅尝辄止的讨论,也能体现出周益公治理国家的效果。这里的“鲁论”指的是儒家学说,而“一半”则意味着即使只是浅薄地学习和理解,也能够收获实效。而“寿国应须安似山”则是对周益公长期稳固如山般维护国家安全与繁荣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通过对周丞相益公德才兼备、治国有道的赞扬,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家的崇高评价和深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