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我来燕未归,倏见雁南征全文

我来燕未归,倏见雁南征

出处:《客居闻雁有感
宋 · 张守
涎涎社燕尾,嗈嗈霜雁声。
两物巧相避,寸阴不得停。
我来燕未归,倏见雁南征
客游何当还,节物凛可惊。
哀歌抚长铗,独夜羞短檠。
念营堂上巢,愧尔飞冥冥。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守所作,名为《客居闻雁有感》。诗中以燕子与大雁的季节性迁徙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自身客居异乡、思乡之情的深切感受。

首句“涎涎社燕尾,嗈嗈霜雁声”,描绘了燕子在春社时节忙碌筑巢的场景,与随后大雁在秋霜中南飞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燕子与大雁的“巧相避”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也暗喻了人世间的离合悲欢,寸阴难留,时光匆匆。

接着,“我来燕未归,倏见雁南征”两句,诗人将自己比作未归的燕子,而眼前的大雁南飞则让他不禁联想到自己的漂泊与孤独。诗人感叹于客居他乡的不易,表达了对回归故乡的渴望。

“客游何当还,节物凛可惊”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面对着季节更替带来的寒冷与萧瑟,内心充满了对家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哀歌抚长铗,独夜羞短檠”一句,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长剑象征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短檠则是孤灯下的自我慰藉,两者形成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念营堂上巢,愧尔飞冥冥”将思绪拉回现实,诗人反思自己是否也应该像大雁一样,勇敢地追寻心中的理想与归宿,尽管前路未知,但总要有所行动,不愧对这短暂的人生。

整首诗通过对燕子与大雁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情感真挚,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