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留半樽酒,细酌倚山槎
出处:《和黄三安仁山庄五首 其四》
唐 · 崔颢
耕种春须了,幽人晚到家。
琴中来远吹,竹里映残霞。
谷鸟牵垂叶,池鱼疑水花。
朝留半樽酒,细酌倚山槎。
琴中来远吹,竹里映残霞。
谷鸟牵垂叶,池鱼疑水花。
朝留半樽酒,细酌倚山槎。
注释
耕种:春季农事。幽人:隐居的人。
晚:傍晚。
家:住所。
琴中来远吹:琴声从远方传来。
竹里:竹林中。
残霞:傍晚的霞光。
谷鸟:山谷中的鸟。
垂叶:低垂的树叶。
池鱼:池塘里的鱼。
水花:看似水花的景象。
朝:早晨。
半樽酒:半壶酒。
细酌:慢慢品尝。
山槎:山边的小舟。
翻译
春天耕种的工作必须完成,隐士傍晚才会回到家中。琴声从远处飘来,竹林里映照着残余的晚霞。
山谷中的鸟儿触动着低垂的树叶,池塘里的鱼儿误以为是水花。
早晨留下半壶酒,慢慢品尝,倚靠在山边的小舟上。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通过生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和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耕种春须了,幽人晚到家。”开篇即描写农事已经结束,而隐居之人在黄昏时分返回家中,这两句设置了一天落幕时的恬静氛围。
“琴中来远吹,竹里映残霞。”接着是琴声飘逸,与晚风相伴,竹影间映照着余晖,营造出一幅幽雅的画面。
“谷鸟牵垂叶,池鱼疑水花。”诗人细致地观察到谷间的鸟儿似乎在玩耍垂挂的叶片,而池中的鱼儿则对波光粼粼的水花感到好奇,这两句生动表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活泼与和谐。
“朝留半樽酒,细酌倚山槎。”最后,诗人提到早晨留下了一点酒,慢慢地品味着,靠在曲折的山石上,这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享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自在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他那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