榑桑已作青海断,鳌丘又逐罗浮沉
出处:《道人歌》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道人飞来朗风岑,玄都上下三青禽。
榑桑已作青海断,鳌丘又逐罗浮沉。
初见蜍精生月腹,前身捣药㜑娑阴。
还仙服食终恍惚,天上仙骸成积林。
手持女娲百炼笛,笛中吹破天地心。
天地心,何高深,八千岁,无知音。
榑桑已作青海断,鳌丘又逐罗浮沉。
初见蜍精生月腹,前身捣药㜑娑阴。
还仙服食终恍惚,天上仙骸成积林。
手持女娲百炼笛,笛中吹破天地心。
天地心,何高深,八千岁,无知音。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道人歌》,以道人的形象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道教神仙世界的想象和探索。首句“道人飞来朗风岑”描绘了道人如仙降临于清风峻岭的场景,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接下来的诗句“玄都上下三青禽”则点出道人活动在神秘的仙境——玄都,周围环绕着青色的神禽。
诗人通过“榑桑已作青海断,鳌丘又逐罗浮沉”这两句,将神话中的自然景观与道教传说相结合,暗示着道人的行踪跨越了天地之间的界限。紧接着,诗人提及蟾蜍精和捣药之事,暗指道人可能曾有过前世修炼的经历。
“还仙服食终恍惚,天上仙骸成积林”两句,表达了道人追求长生不老的过程中的迷茫与困惑,以及仙界寂寥无人理解的境况。最后,“手持女娲百炼笛,笛中吹破天地心”描绘道人手中持有象征天地造化的神器,试图以音乐触动天地之心,但又感叹知音难觅。
整首诗语言华丽,富有想象力,借道人之口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理想世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孤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