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
出处:《乞荆浩画》
唐 · 大愚
六幅故牢健,知君恣笔踪。
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
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
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
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
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
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
注释
六幅:指画布或画卷,这里形容画作的尺寸或范围。故牢健:坚固耐用,这里形容画布质量好或画面稳健。
知君:了解您,指了解画家的风格或技巧。
恣笔踪:随意挥洒笔墨,形容画家自由创作的状态。
千涧水:大量的溪流,比喻细腻繁复的景致描绘。
止要:只要,强调画家的取舍与专注。
两株松:两棵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此处为画中主体。
树下:松树下方。
留盘石:特地描绘了一块大石头,增加画面层次感。
天边:画面的远处。
纵远峰:延伸出的远山峰峦,增强画面的深远感。
近岩:靠近山岩的地方。
幽湿处:阴暗潮湿的环境,通常指山间隐蔽处。
惟藉:只依赖。
墨烟浓:浓重的墨色,用来表现深邃和湿润的效果。
翻译
六尺画布坚韧挺拔,深知你挥洒自如的笔触。不强求描绘千条溪流,只想要画中挺立两棵松。
树荫之下留下磐石一块,天边悠远尽显峰峦起伏。
靠近山岩湿润之地,全凭浓重墨色营造深幽氛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中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对朋友乞荆浩画艺的赞赏与期待。"六幅故牢健"指的是乞荆浩的绘画作品雄厚有力,"知君恣笔踪"则表明诗人对其技艺的了解和认可。
在下一句中,"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表达了简约而精致的艺术追求,不需要复杂或宏大的场景,只需寥寥几笔即能传神。"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其中“盘石”和“远峰”都是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常见元素,表现了深远和稳固之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中,“近岩幽湿处”让人联想到隐藏在岩石间的清泉或小溪,而“惟藉墨烟浓”则强调了画家运用墨色的技巧,使得画面既有层次感又富于变化。这里“墨烟浓”一词,形象地表达了画面的深邃与动态。
整首诗通过对乞荆浩绘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朋友艺术才华的欣赏,也表现了自己对于高远、简约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艺术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