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千古谩传栖迹地,当年谁忆爱君书全文

千古谩传栖迹地,当年谁忆爱君书

宋 · 张栻
梅公山色近庭除,胜日供公几杖馀。
千古谩传栖迹地,当年谁忆爱君书
丹心炯炯元无间,白发星星不用锄。
待得斯民俱奠枕,归来端亦爱吾庐。

拼音版原文

méigōngshānjìntíngchúshènggònggōngzhàng

qiānmànchuándāngniánshuíàijūnshū

dānxīnjiǒngjiǒngyuánjiānbáixīngxīngyòngchú

dàimíndiànzhěnguīláiduānài

注释

梅公山色:指梅公山的美景。
庭除:庭院。
胜日:好日子。
几杖:杖藜,代指悠闲生活。
栖迹地:隐居的地方。
爱君书:怀念您过去的读书时光。
丹心炯炯:赤诚的心。
无间:没有间隙,一心一意。
白发星星:形容头发斑白。
斯民:百姓。
奠枕:安枕无忧。
吾庐:我的房子,这里指简朴的居所。

翻译

梅公山的景色近在庭院,美好的日子足够您闲适度日,享受杖藜漫步。
长久以来,人们只是传说这里是隐居之地,但又有谁还记得您曾钟爱的书卷时光。
您的赤诚之心始终如一,无需刻意掩饰,满头白发也无需担忧岁月的痕迹。
等到百姓都安居乐业,枕头安稳,那时您回归,定会更加珍爱这简朴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名为《寄题建安公梅山堂》。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和山色,表达了自己对梅花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过去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满足。

首句“梅公山色近庭除”,设定了一种幽静、宁谧的环境氛围。这里的“梅公”指的是建安公梅尧臣,他是唐代文学家,也是诗人张栻崇拜的人物之一。“山色近庭除”则形象地描绘出梅花之美,如同远处山色的映照,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接着,“胜日供公几杖馀”,表达了诗人对梅尧臣的敬意和怀念之情。他每天都会拿起几枝梅花来纪念这位前辈文学家。这里的“胜日”指的是美好的时光,可能是指春季梅花盛开的时候。

第三句“千古谩传栖迹地”,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遗迹的感慨。诗人通过这种表达,展示了自己对于过去文化和文学遗产的尊重与怀念。“当年谁忆爱君书”进一步表露了诗人对梅尧臣及其作品的深厚情感。

“丹心炯炯元无间”,这里的“丹心”象征着纯洁和忠诚,说明诗人的内心世界非常纯净,不掺杂任何私心杂念。而“白发星星不用锄”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满足和接受。诗人尽管年迈,但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对生命的美好持有一份珍惜。

最后两句,“待得斯民俱奠枕,归来端亦爱吾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期待与满足。他希望能够和普通百姓一样,安然入睡,同时也期待着归家后的温馨场景。这里的“端”字意味着一种平静、祥和的状态。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情操,也反映出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