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因局冷常多暇,眼到花开亦暂明
出处:《周参谋以诗催再游末章戏赋二首 其一》
宋 · 张嵲
九十日春晴几日,得堪行处便须行。
官因局冷常多暇,眼到花开亦暂明。
当信光阴如过隙,莫教风雨暗长檠。
乘阳不碍游人路,定看花骢正勒鸣。
官因局冷常多暇,眼到花开亦暂明。
当信光阴如过隙,莫教风雨暗长檠。
乘阳不碍游人路,定看花骢正勒鸣。
注释
九十日:九十天。春晴:春天的好天气。
得堪:能够。
行处:出行的地方。
须:应该。
官因:官职因为。
局冷:事务清闲。
常多暇:常常有多余的时间。
眼到:看到。
花开:花开的时候。
暂明:暂时开朗。
光阴:时间。
如过隙:如同飞逝的缝隙。
风雨:风雨。
暗长檠:遮蔽人生的道路。
乘阳:趁着阳光。
不碍:不妨碍。
游人路:游人的道路。
花骢:花骢马。
勒鸣:欢快地嘶鸣。
翻译
九十天的好天气能有几天,遇到适合出行的日子就应立刻启程。官职因为事务清闲常常有多余的时间,看到花开时心情也会暂时开朗。
应当相信时间如同飞逝的缝隙,不要让风雨遮蔽了人生的道路。
趁着阳光明媚不妨让游人之路畅通无阻,必定能看到那匹花骢马正在欢快地嘶鸣。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张嵲所作,名为《周参谋以诗催再游末章戏赋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出行的画面,表达了珍惜光阴、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九十日春晴几日,得堪行处便须行。" 这两句强调了春天有限的好时光和行动的迫切性,"九十日"指的是农历三月初九到九十之间,即春季末期,这时节气候多变,晴好的日子不多,因此诗人提醒自己及时行乐,不要错过美好的时光。
"官因局冷常多暇,眼到花开亦暂明。" 这两句则描写了官员闲暇的生活和对春天美景的享受。"官因局冷"表达了仕途不顺或职位闲置的情况,"常多暇"指的是因此有更多的空闲时间。"眼到花开亦暂明"则是说每当看到花朵绽放,也只是一时的光景,提醒人们要珍惜这些短暂的美好。
"当信光阴如过隙,莫教风雨暗长檠。" 这两句用了对比手法,强调时间易逝和自然界变化无常。"当信光阴如过隙"将春日的阳光比作流水,意味着时光易逝,应及时珍惜。"莫教风雨暗长檠"则是告诫自己不要让阴雨天气影响心情,使时间变得漫长而无所作为。
"乘阳不碍游人路,定看花骢正勒鸣。"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乘阳不碍游人路"是说在晴好的日子里,不要让任何事情阻挡自己的行进。"定看花骢正勒鸣"则是确定地去欣赏那些如同奔跑的马匹一般美丽而活跃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春光易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表达了珍惜时间、积极生活的哲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