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何物,何增何损
出处:《潘龙游喜神赞》
宋 · 白玉蟾
龙章凤姿,既非嵇叔夜。
燕颔虎颈,又非班定远。
机鸣籁动,听其自然。
虚心何物,何增何损。
花满一壶春色好,半班顿露与人看。
燕颔虎颈,又非班定远。
机鸣籁动,听其自然。
虚心何物,何增何损。
花满一壶春色好,半班顿露与人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潘龙游喜神赞》。诗中“龙章凤姿,既非嵇叔夜。燕颔虎颈,又非班定远。”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称颂,表达了诗人对于潘龙游不凡的外貌和才能的赞美。嵇康(即嵇叔夜)以才学闻名于世,而班固则是东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这里通过否定式的修辞手法,强调潘龙游超越常人。
“机鸣籁动,听其自然。虚心何物,何增何损。”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顺势而为的哲学态度,以及对待世事持有一颗平和心。"机鸣籁动"意指机械装置的声音,但在这里被用来比喻自然之声,而“听其自然”则表达了顺应自然,不强求的心态。
最后,“花满一壶春色好,半班顿露与人看。”描述了一幅花盛开、露珠点点的美丽景象。“半班”可能是指一部分或半空,"顿露"则是突然间的露水,这里和“花满一壶”相呼应,共同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场景。诗人通过这样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更表达了与他人共享这份喜悦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然景象的描绘,既赞扬了潘龙游的卓尔不群,又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