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贤齐二阮,俱向竹林归
出处:《送德守二叔侄上人还国清寺觐师》
唐 · 皎然
道贤齐二阮,俱向竹林归。
古偈穿花线,春装卷叶衣。
僧墟回水寺,佛陇启山扉。
爱别吾何有,人心强有违。
古偈穿花线,春装卷叶衣。
僧墟回水寺,佛陇启山扉。
爱别吾何有,人心强有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道贤:道德高深而贤明的人。二阮:指阮籍及其侄子阮咸,皆为魏晋时期的名士,以放达不羁著称。
竹林:典故出自‘竹林七贤’,象征文人雅士的隐逸生活。
古偈:古老的禅宗诗偈,富含哲理的短诗。
穿花线:比喻禅语精细、深入人心。
春装:春天的服饰,这里喻指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
卷叶衣:用叶子卷起来做衣服,形容生活的朴素与自然。
僧墟:废弃的僧侣住所,指久无人烟的寺庙遗址。
水寺:建在水边的寺庙。
佛陇:富含佛教意味的地名或象征性表达,可能指佛法兴盛之地。
山扉:山中的门户,即山门,常指寺庙的入口。
爱别:因爱而别的离愁别绪。
吾何有:我还有什么,表达一种超脱物外的空无感。
人心强有违:人心往往违背自然的情感流向,强行追求或执着。
翻译
道德高尚比肩阮籍两兄弟,他们都向往隐居于竹林间。古老的禅语如穿花之线细腻,春日的装扮是卷起的叶衣轻盈。
僧侣们的废墟旁流水绕过寺庙,佛陀之岭推开山门见真谛。
面对离别我又能拥有什么,人心偏偏要违背这自然规律硬要强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自然与人文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情和不舍之意。
"道贤齐二阮,俱向竹林归。" 这两句以平缓的语调引入场景,道贼与贤两位隐者一同返回他们的竹林寓所,传递出一种超脱红尘、回归自然的意境。
"古偈穿花线,春装卷叶衣。" 古时的琴声在花间流淌,春日的衣着轻薄如叶,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景象,也通过对比手法,强化了季节感和物象的细腻。
"僧墟回水寺,佛陇启山扉。" 僧人返回水边的寺庙,佛门开启山间的小径,这两句则描绘出一幅宗教与自然融合的画面,体现了对精神寄托和超然物外的追求。
"爱别吾何有,人心强有违。" 最后两句诗转向内心情感的表达,通过对亲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人心难以捉摸、变化无常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复杂情绪。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透露出他对生活和自然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