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材大古难用,磊砢犹应为世重
出处:《双银杏歌》
清 · 庞鸿书
霜林脱尽长风劲,老干凌空势特横。
丛祠野岸俯寒潮,对立隐然君子正。
或云平仲乃古名,叶如鸭脚森高擎。
肌理细密类文木,雕镌裁制最中程。
仰观有如双阙列,巨可蔽牛坚多节。
肤皴石骨旁生瘿,枝蟠篆势力屈铁。
千年灵根逃斧柯,盘郁不啻藏岩阿。
若非里社耆年慎护惜,定烦双忠灵爽为总呵。
松禅作图下笔迅,咫尺俨如耸百仞。
寒林讵必仿李成,枯树应知伤庾信。
我来摩挲坐树侧,重披斯图三叹息。
图今兴树屹相向,乔木依然令人轼。
君不见梁时七桧析作薪,星坛荒秽丛荆榛。
又不见红豆山庄化尘坌,野田孤干无人问。
独留此树依寒塘,两虬挺角立不僵。
栎社未邀匠石顾,岂有黄鹄来翱翔。
亦知材大古难用,磊砢犹应为世重。
小山之招在何许,更拟作亭效楚颂。
举杯相酹仍留连,回看林杪生暮烟。
息盦髯叟诗在手,我欲和之写向石之右。
丛祠野岸俯寒潮,对立隐然君子正。
或云平仲乃古名,叶如鸭脚森高擎。
肌理细密类文木,雕镌裁制最中程。
仰观有如双阙列,巨可蔽牛坚多节。
肤皴石骨旁生瘿,枝蟠篆势力屈铁。
千年灵根逃斧柯,盘郁不啻藏岩阿。
若非里社耆年慎护惜,定烦双忠灵爽为总呵。
松禅作图下笔迅,咫尺俨如耸百仞。
寒林讵必仿李成,枯树应知伤庾信。
我来摩挲坐树侧,重披斯图三叹息。
图今兴树屹相向,乔木依然令人轼。
君不见梁时七桧析作薪,星坛荒秽丛荆榛。
又不见红豆山庄化尘坌,野田孤干无人问。
独留此树依寒塘,两虬挺角立不僵。
栎社未邀匠石顾,岂有黄鹄来翱翔。
亦知材大古难用,磊砢犹应为世重。
小山之招在何许,更拟作亭效楚颂。
举杯相酹仍留连,回看林杪生暮烟。
息盦髯叟诗在手,我欲和之写向石之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古老的银杏树,霜林中的它们经受劲风洗礼,老干横空,仿佛君子的正直形象。诗人提到银杏叶形似鸭脚,质地细腻如文木,工艺精湛。树干粗壮,纹理奇特,千年岁月里依然坚韧,犹如岩阿中的藏宝。如果不是乡亲们的爱护,恐怕会遭受破坏。诗人感叹其艺术价值,比肩李成的山水画和庾信的枯木题材。他抚摸着树干,深感其历史沧桑,与眼前的画面相对而立,如同百仞高峰。诗人以梁代七桧被伐和红豆山庄的衰败为反衬,强调这对银杏的珍贵。尽管材大难用,但其独特形态仍值得世人珍视。诗人想象在此建亭,效仿楚颂,表达敬意。最后,诗人举杯致敬,望着暮烟升腾,将庞鸿书的诗刻于石旁,留下深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