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骨权奇如其人,未得书碑聊自运
出处:《缦庵合装欧黄题名悬斋壁并题一诗即以为别》
清 · 黄绍箕
庐陵少孤贫不忧,登朝一节论千秋。
波中金石仰看物,著书不足来寻幽。
维摩老子稍后进,文章不同有心印。
书骨权奇如其人,未得书碑聊自运。
二公气立万物表,白傅西来恨太早。
中间题壁有苏公,作诗父子三人同。
苏公兄弟晚飘泊,壁诗磨灭无由踪。
尹余继去众已骇,元祐党碑满天下。
平生师友如云龙,万事升沈付埃马。
欧公有母黄有兄,至乐天与谁能伤。
但说山川蒙藻缋,岂知点画含风霜。
缦庵缦庵来惜别,吾家风义足可惜。
公家事了栽红梨,烹茶读书且面壁。
波中金石仰看物,著书不足来寻幽。
维摩老子稍后进,文章不同有心印。
书骨权奇如其人,未得书碑聊自运。
二公气立万物表,白傅西来恨太早。
中间题壁有苏公,作诗父子三人同。
苏公兄弟晚飘泊,壁诗磨灭无由踪。
尹余继去众已骇,元祐党碑满天下。
平生师友如云龙,万事升沈付埃马。
欧公有母黄有兄,至乐天与谁能伤。
但说山川蒙藻缋,岂知点画含风霜。
缦庵缦庵来惜别,吾家风义足可惜。
公家事了栽红梨,烹茶读书且面壁。
鉴赏
这首清代黄绍箕的《缦庵合装欧黄题名悬斋壁并题一诗即以为别》描绘了一幅庐陵才子黄绍箕对先贤的敬仰和对自己家族传统的感慨。首句“庐陵少孤贫不忧”,展现了他的坚韧性格,即使出身贫寒也不改其乐观。次句“登朝一节论千秋”赞扬了他高尚的节操,即使在仕途上也能坚守原则,流芳百世。
诗人接着以维摩、老子为榜样,赞美他们的文章风格独特,如同他们的人格一样鲜明。“书骨权奇如其人”形象地表达了这一点,而“未得书碑聊自运”则透露出他对未能亲手刻碑的遗憾,只能通过创作来延续精神。
“二公气立万物表”中的“二公”可能是指前文提到的两位前辈,他们的气概如同高山仰止。诗人惋惜白傅(白居易)去世过早,未能见证更多佳作。苏氏父子的壁诗虽已磨灭,但他们的文学才华令人怀念。
“尹余继去众已骇”暗示了历史变迁和人事浮沉,而“元祐党碑满天下”则反映了政治斗争的残酷。诗人感叹师友的离散,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常。
最后,诗人提到欧公(欧阳修)的母亲和兄长,表达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以及对欧公母亲黄氏的敬重。他强调艺术创作的价值在于山水的描绘,而非个人的坎坷经历。结尾处,“公家事了栽红梨,烹茶读书且面壁”描绘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体现了黄绍箕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先贤的追慕,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