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山遥送一螺青,悄悄云烟入杳冥
出处:《题五河安淮驿远碧亭》
明 · 郑真
淮山遥送一螺青,悄悄云烟入杳冥。
檐外竹风醒鹤梦,座中花雨挟龙腥。
瑶环杂沓天仙下,铁笛咿呜水若听。
使者船稀官事少,石床孤坐夜观星。
檐外竹风醒鹤梦,座中花雨挟龙腥。
瑶环杂沓天仙下,铁笛咿呜水若听。
使者船稀官事少,石床孤坐夜观星。
鉴赏
这首明代郑真的《题五河安淮驿远碧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静谧清幽的画面。首句“淮山远送一螺青”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遥远而深邃的山水世界,山色如螺,青翠欲滴,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粹的馈赠。接下来,“悄悄云烟入杳冥”一句,通过云烟的轻盈与山色的深远,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超然。
“檐外竹风醒鹤梦,坐中花雨杂龙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之美。竹林中的微风似乎能唤醒栖息于枝头的仙鹤,而花雨与龙腥的交织,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让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诗意。
“佩声杂遝天仙下,篴韵咿呜水若听”则将画面的氛围推向了另一个层次。天仙的佩环声在空中回响,篴笛的悠扬旋律仿佛与流水共鸣,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而美妙,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远离了人间的喧嚣与烦恼。
最后,“使者船稀官事少,石床孤坐夜观星”两句,以使者船稀、官事少的描述,以及夜晚独自坐在石床上观星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这份宁静与自由。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可以摆脱世俗的束缚,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内心的平静与宇宙的广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