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向定中闻,那知我心寂全文

不向定中闻,那知我心寂

出处:《咏小瀑布
唐 · 皎然
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
细脉穿乱沙,丛声咽危石。
初因智者赏,果会幽人迹。
不向定中闻,那知我心寂

拼音版原文

xiǎogèngchányuánèrsānchǐ
mài穿chuānluànshācóngshēngyànwēishí

chūyīnzhìzhěshǎngguǒhuìyōurén
xiàngdìngzhōngwénzhīxīn

注释

瀑布:水流从悬崖或陡坡上倾泻而下的自然景象。
潺湲:水流缓慢而声音柔和的样子。
二三尺:形容瀑布高度不大,这里是形象的说法。
细脉:这里比喻水流细小如血管。
乱沙:散乱分布的沙子。
丛声:众多水流汇合的声音。
危石:险峻的岩石。
初因:起初因为。
智者:有智慧的人,能欣赏自然之美的人。
果会:果然汇聚,结果引来。
幽人:隐居之人,避世的高士。
向:如果。
定中闻:在心灵宁静的状态下去聆听。
那知:怎么知道。
我心寂:我的心境非常宁静。

翻译

这瀑布虽小却更显奇妙,水流缓缓仅二三尺长。
细小的水流穿过散乱的沙粒,众多水声在险峻的石头间仿佛哽咽。
起初因智慧之人欣赏而知名,果然引来隐士们的足迹。
若非在宁静中心闻其声,怎知我的内心如此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小瀑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首句“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中的“更奇”表达了诗人对于这股小瀑布不寻常的景象感到新鲜和惊奇,而“潺湲二三尺”则具体描绘了水流的细微与深浅。

接下来的“细脉穿乱沙,丛声咽危石”进一步刻画出水流在乱石间穿行的声音与形态。诗人用“细脉”、“丛声”等词语捕捉了瀑布的柔和与粗犷相结合的音响效果,以及它与周遭环境的互动。

诗中接下来的两句“初因智者赏,果会幽人迹”则引入了一种超越自然观察的心理层次。诗人指出,这样的景象最初是被有见识之人所欣赏,而最终也会吸引那些内心宁静、不随波逐流的人前往。

最后两句“不向定中闻,那知我心寂”表达了诗人对这股小瀑布的独特感受与理解。他并不期望通过一般的途径去了解或传播这份美,而是通过内心的体验,感受到一种超然世俗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内心世界和谐统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