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地风霜冲雁阵,漫天尘土过驴纲
出处:《与容谈山东道中事,忆旧作此》
清 · 林占梅
登车四顾总茫茫,铃铎声中见火光。
匝地风霜冲雁阵,漫天尘土过驴纲。
琵琶客路歌红袖,林木人家恼白杨。
行尽畿南二千里,衾中缩卧类摇床。
匝地风霜冲雁阵,漫天尘土过驴纲。
琵琶客路歌红袖,林木人家恼白杨。
行尽畿南二千里,衾中缩卧类摇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车辆在山东道中旅行时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旅途气息和地域特色。
首联“登车四顾总茫茫,铃铎声中见火光”,开篇即以“登车”入题,通过“四顾茫茫”的景象,营造出旅途中的辽阔与孤独感。铃铎声与远处的火光交织,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温暖,仿佛在旅途中找到了一丝慰藉。
颔联“匝地风霜冲雁阵,漫天尘土过驴纲”,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风霜与雁阵的相遇,展现出季节的变换与生命的顽强;而漫天的尘土与经过的驴纲,则勾勒出旅途的艰辛与劳碌。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反映了旅途的不易。
颈联“琵琶客路歌红袖,林木人家恼白杨”,转而聚焦于人物活动。琵琶声与红袖舞动,是旅途中难得的娱乐与欢愉;而林木人家与恼人的白杨,则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这一联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旅途中的情感与思考。
尾联“行尽畿南二千里,衾中缩卧类摇床”,总结了旅程的长度与感受。历经二千里,诗人仿佛在衾中缩卧,如同摇床般轻柔,既表达了对长途跋涉的疲惫,也暗示了内心深处的平静与满足。这一联以细腻的比喻收束全诗,给人以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与情感,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旅途劳顿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