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吏六百石,又得临海峤
出处:《送崔黄臣寺丞宰临海》
宋 · 梅尧臣
补官桐庐时,已饱严陵钓。
进吏六百石,又得临海峤。
因之论出处,足以见风调。
洪潮可登观,万里涨川窍。
收缩向何归,由来人莫料。
凭君能赋才,庶或穷其妙。
进吏六百石,又得临海峤。
因之论出处,足以见风调。
洪潮可登观,万里涨川窍。
收缩向何归,由来人莫料。
凭君能赋才,庶或穷其妙。
注释
严陵:东汉隐士严光,以钓鱼闻名。六百石:古代官职的一种,表示俸禄等级。
临海峤:靠近海边的山峰。
出处:出仕与隐退,指仕途选择。
风调:人的气质和性格。
洪潮:大潮汐。
川窍:河流的通道。
穷其妙:深入探究其奥秘。
翻译
在我任职于桐庐的时候,已经饱览了严陵垂钓的美景。晋升为六百石官员后,我又得以亲临海边的峻岭。
借此机会讨论仕途进退,足以展现一个人的品格和情操。
巨大的潮汐可以登高观赏,万里江河在其中涨落如同巨大的通道。
潮水的涨缩究竟流向何处,自古以来无人能准确预知。
希望你有卓越的文采,或许能深入揭示这奇妙的自然现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崔黄臣寺丞宰临海》。诗中,诗人以自己曾经在桐庐任职的经历,表达了对崔黄臣即将赴任临海的祝愿和期待。他提到崔黄臣之前有过严陵般的隐逸生活,后来担任了六百石的官职,现在又要前往海边任职。诗人借此机会探讨了仕途的进退选择,暗示崔黄臣此行将有机会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诗人进一步指出,临海之地既有壮丽的洪潮景观,可以登高远望,万里江河汇聚于此,景象壮观。然而,潮水的涨落无常,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人们难以预料其最终流向何处。他鼓励崔黄臣凭借自己的才华,深入体验并可能穷尽其间的微妙之处。
整首诗寓言丰富,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寄寓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