殒我慈母,苍天不仁
出处:《隋故太原王夫人墓志铭》
隋 · 无名氏
屹然孤坟,南阜之墩。
殒我慈母,苍天不仁。
涧水夜流,松烟昼昏。
□□涟洏,暮暮晨晨。
殒我慈母,苍天不仁。
涧水夜流,松烟昼昏。
□□涟洏,暮暮晨晨。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座孤独的坟墓,位于南阜之上,表达了对亡母的哀思与悲痛。诗人以“屹然”形容坟墓的坚定,却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不可逆转。"南阜之墩"则勾勒出坟墓所处的地理环境,山丘之上,独立而显眼。
“殒我慈母,苍天不仁”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母亲去世的哀悼和对命运不公的感慨。母亲的离世如同陨石坠落,让人心痛不已,而“苍天不仁”则反映了诗人对于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和愤慨。
接下来的“涧水夜流,松烟昼昏”描绘了墓地周围的自然景象。夜晚,涧水潺潺,似乎在为逝去的灵魂低吟;白天,松树的烟雾笼罩着墓地,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阴郁和沉寂。这些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渲染了墓地的氛围,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
最后,“□□涟洏,暮暮晨晨”中的“□□”可能代表了诗人的名字或某种未完成的标记,但此处更应理解为对时间流逝的无限循环的描述。“涟洏”意为波纹,形象地描绘了时间像水面的波纹一样,不断地在墓地周围扩散,无论是在日出日落的交替中,还是在日夜的更迭里,都见证了这座孤坟的存在,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表达了对亡母深切的哀悼之情,以及对生命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感慨。它不仅是一首悼念亡母的哀歌,也是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