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地元无绿草,红尘天更不红尘
出处:《武林感旧又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钱塘多少少年人,孰识回头迹已陈。
绿草地元无绿草,红尘天更不红尘。
三茅观顶灯犹在,六部桥南塔顿新。
试问众生诗得意,袈裟底下自由身。
绿草地元无绿草,红尘天更不红尘。
三茅观顶灯犹在,六部桥南塔顿新。
试问众生诗得意,袈裟底下自由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感慨。开篇"钱塘多少少年人,孰识回头迹已陈"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情怀。钱塘乃是古代名胜之地,此处借以象征往日欢乐时光,而"孰识"一词则传递出一种不知所措的情绪,彷彿在问谁能理解那些已经成陈年旧迹的回忆。
接着"绿草地元无绿草,红尘天更不红尘"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的景象,强调了物是人非的变化。绿草和红尘原本象征着生机与繁华,但现在却不复存在,这种对比突显出时间带来的沧桑巨变。
"三茅观顶灯犹在,六部桥南塔顿新"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地标建筑,传达了历史的连续性与个人记忆的断裂。尽管古迹还在,但诗人内心的感受已经无法与之相契合。
最后"试问众生诗得意,袈裟底下自由身"两句,则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追问和个人的解脱情怀。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无常、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在诗歌中寻找心灵自由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