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吹西翼,冉冉明夕照
出处:《峨眉老人别子歌》
宋 · 谢翱
峨眉有老人,奉命过嵩少。
天风吹西翼,冉冉明夕照。
湿尘纷堕天,发白更待报。
有子为异物,不得入家庙。
恸哭东南云,相望沧海峤。
青鸟年年来,寄书久不到。
天风吹西翼,冉冉明夕照。
湿尘纷堕天,发白更待报。
有子为异物,不得入家庙。
恸哭东南云,相望沧海峤。
青鸟年年来,寄书久不到。
鉴赏
这首诗《峨眉老人别子歌》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描绘了一位峨眉山上的老人,因奉命前往嵩山和少室山,与家人分别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奈之情。
首句“峨眉有老人,奉命过嵩少”,开篇点明了人物身份和行动目的,峨眉山的老人因为使命而不得不离开家人,前往嵩山和少室山。接下来,“天风吹西翼,冉冉明夕照”描绘了老人在风中前行的情景,夕阳映照下,画面显得既壮丽又孤独。随后,“湿尘纷堕天,发白更待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老人等待消息的焦虑心情。
“有子为异物,不得入家庙”一句,直接表达了老人与儿子分离的痛苦,儿子作为“异物”,无法进入家族的祠堂,象征着父子之间难以逾越的障碍。接着,“恸哭东南云,相望沧海峤”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老人在云雾中哭泣,与儿子隔海相望,形象地展现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与思念。
最后,“青鸟年年来,寄书久不到”以青鸟作为信使的象征,表达了老人对儿子的牵挂与期盼,但长久以来没有收到儿子的消息,这增加了诗中的哀愁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离别之痛和对亲情的深刻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