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谁能学道更情深,兴俗今朝共陆沉全文

谁能学道更情深,兴俗今朝共陆沉

出处:《答王璞庵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谁能学道更情深,兴俗今朝共陆沉
金粟如来吾不屑,但将尊酒送狂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答王璞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对世俗生活的深刻洞察。

首句“谁能学道更情深”,诗人提出疑问,谁能真正地在追求道的同时,还能保持深厚的情感?这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与情感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传统道家哲学中“无为而治”与“情深义重”的平衡的探索。

次句“兴俗今朝共陆沉”,指出当前社会风气如同沉船一般,充满了浮躁与混乱。这里的“兴俗”可能指的是当时社会的风尚或风气,“陆沉”则形象地描绘了社会整体的衰败景象。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批判。

第三句“金粟如来吾不屑”,表明诗人对佛教中的“金粟如来”(即佛祖)持有不以为然的态度。这可能是诗人对佛教教义或某种特定佛教实践的个人见解,体现了其独立思考的精神。

最后一句“但将尊酒送狂吟”,则是诗人自我情感的释放。他选择以饮酒的方式,通过狂放的吟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这既是对世俗束缚的一种反抗,也是诗人寻求内心自由与精神寄托的方式。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思考和个性化的生命态度。通过对比道家、佛教与世俗生活,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