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寻梅未着花,孤城僻绝海之涯
出处:《夜宿梅花城》
明 · 卢龙云
两度寻梅未着花,孤城僻绝海之涯。
鲛人并列横江戍,岛客能乘上汉槎。
官阁夜声潮撼急,女墙秋色月临斜。
由来保障称兹土,喜颂升平彻万家。
鲛人并列横江戍,岛客能乘上汉槎。
官阁夜声潮撼急,女墙秋色月临斜。
由来保障称兹土,喜颂升平彻万家。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梅花城的所见所感,以梅花城的地理位置、环境氛围以及历史意义为背景,展现了其独特的边塞风情与文化内涵。
首联“两度寻梅未着花,孤城僻绝海之涯”,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两次探访梅花城,却未能见到梅花开放,暗示了季节或时间的错位,同时也描绘出梅花城远离繁华、孤寂偏僻的地理特征。这里的“海之涯”不仅指地理位置的偏远,也隐含着一种与世隔绝、远离喧嚣的意境。
颔联“鲛人并列横江戍,岛客能乘上汉槎”,进一步展开对梅花城周边环境的描绘。鲛人,传说中的水族生物,此处借指守卫边疆的士兵,他们如同鲛人般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岛客,可能是指往来于海岛之间的商人或探险者,他们能够驾驭“汉槎”,即古代渡海的筏子,显示出梅花城与外界的联系虽艰难但依然存在。这两句通过神话与现实的结合,赋予了边塞生活神秘而坚韧的色彩。
颈联“官阁夜声潮撼急,女墙秋色月临斜”,转而描写夜晚的景象。官阁中传来潮水拍打的声音,显得格外急促,暗示着边疆的不平静与紧张气氛。而女墙,即城墙上的矮墙,此时在秋色中映衬着斜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的结合,展现了边塞夜晚的独特韵味。
尾联“由来保障称兹土,喜颂升平彻万家”,总结全诗,表达了对梅花城及其所代表的边疆地区在国家防御和稳定方面重要性的肯定。诗人以喜悦的心情歌颂这片土地的安宁与繁荣,希望这种和平与幸福能够惠及千家万户。这一联既是对历史传统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综观全诗,卢龙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城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以及边疆人民的生活状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边塞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