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洞庭摘朱实,松江献白鳞全文

洞庭摘朱实,松江献白鳞

出处:《送刘评事
唐 · 韦应物
声华满京洛,藻翰发阳春。
未遂鹓鸿举,尚为江海宾。
吴中高宴罢,西上一游秦。
已想函关道,游子冒风尘。
笼禽羡归翼,远守怀交亲。
况复岁云暮,凛凛冰霜辰。
旭霁开郡阁,宠饯集文人。
洞庭摘朱实,松江献白鳞
丈夫岂恨别,一酌且欢忻。

拼音版原文

shēnghuámǎnjīngluòzǎohànyángchūn
wèisuìyuān鸿hóngshàngwèijiānghǎibīn

zhōnggāoyàn西shàngyóuqín
xiǎnghánguāndàoyóumàofēngchén

zhànghènbiézhuóqiěhuānxīn

注释

声华:名声,声誉。
京洛:指当时的京城洛阳。
藻翰:华丽的文辞,代指文才。
阳春:形容文才焕发。
鹓鸿:古代比喻贤臣,这里指高官。
江海宾:比喻漂泊在外的人。
吴中:指江苏南部地区。
函关道:古代通往秦地的要道,位于函谷关附近。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笼禽:关在笼子里的鸟,象征被束缚的人。
交亲:朋友和亲人。
岁云暮:一年将尽,指年末。
凛凛:形容寒冷。
冰霜辰:指冰霜覆盖的日子。
郡阁:古代郡守的官署。
宠饯:盛情款待,饯行。
文人:诗人,文士。
朱实:红色的果实,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白鳞:白色的鱼,这里指珍贵的鱼。
丈夫:成年男子,泛指人。
恨别:对离别的遗憾。
一酌:一次饮酒,借指小聚。
欢忻:欢乐,愉快。

翻译

声名显赫在京洛,文采洋溢如阳春。
未能像鹓鸿般高飞,仍作江海的过客。
吴中的盛宴已结束,西去游历秦地。
已经想象函谷关的路,游子将顶风冒雪。
笼中的鸟羡慕归巢的羽翼,远方守望者怀念亲友。
更何况时已岁末,严冬时节冰霜寒冷。
阳光照耀郡阁,文人聚集送别宴。
洞庭湖采摘红色果实,松江奉献白色鱼鲜。
大丈夫何愁离别,暂且一饮尽欢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朋友离别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开篇“声华满京洛,藻翰发阳春”两句,通过对京城洛阳城春景的赞美,表达了对文化艺术繁荣和个人才华得以展现的喜悦。紧接着,“未遂鹓鸿举,尚为江海宾”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仕途不顺利、尚未得到重用的无奈与感慨。

中间部分“吴中高宴罢,西上一游秦。已想函关道,游子冒风尘。”表明诗人在告别之后,将要启程前往新的地方,这里的“吴中”指的是江苏和浙江一带,而“西上”则是指长安(今陕西西安)方向,即将离开的朋友所在地。通过对即将到来的旅途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于远行和冒险风尘的不舍与期许。

下片“笼禽羡归翼,远守怀交亲。况复岁云暮,凛凛冰霜辰。”则转向对即将分别的情感深处进行探讨。“笼禽”比喻朋友间的牵挂和不舍,“远守”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长存。随后的“况复岁云暮,凛凛冰霜辰”则是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寒冷天气中的孤独和寂寞。

结尾部分,“旭霁开郡阁,宠饯集文人。洞庭摘朱实,松江献白鳞。”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在这里,“旭霁”指的是皇帝的恩泽,“郡阁”则是官府之地,而“宠饯集文人”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文人们得到了赏识和聚集。随后的“洞庭摘朱实,松江献白鳞”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

最后,“丈夫岂恨别,一酌且欢忻。”表达了即便是离别,也不应有过多怨恨,应当珍惜当下的相聚时光,即使是一小杯酒,也能带来一时的快乐。这里的“丈夫”指的是有志气的人,而“岂恨别”则是对这种情操的赞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面对离别时的豁达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