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我不如大小山,徒尔思苦仍辞艰
出处:《次韵茂恭见寄》
宋 · 喻良能
中书一挥千万言,有如水悬吕梁间。
奔逸绝尘不可及,蹇欲从之良独难。
如君文字可华国,胡为犹在南湖侧。
樊川昌谷纵多才,欲以比君那可得。
君家红杏连白榆,似向君王得鉴湖。
水光溶溶浸山色,楼台上下如冰壶。
磬湖萧瑟逢秋令,男呻女吟贫非病。
阿奴碌碌仅自全,伯氏今亡嗟短命。
恨我不如大小山,徒尔思苦仍辞艰。
既无击钵挥毫敏,空愧诗筒数往还。
奔逸绝尘不可及,蹇欲从之良独难。
如君文字可华国,胡为犹在南湖侧。
樊川昌谷纵多才,欲以比君那可得。
君家红杏连白榆,似向君王得鉴湖。
水光溶溶浸山色,楼台上下如冰壶。
磬湖萧瑟逢秋令,男呻女吟贫非病。
阿奴碌碌仅自全,伯氏今亡嗟短命。
恨我不如大小山,徒尔思苦仍辞艰。
既无击钵挥毫敏,空愧诗筒数往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中书:古代官职,指中书省官员。吕梁:古代地名,这里比喻文思如瀑布飞流。
奔逸绝尘:形容文思敏捷,无人能及。
蹇:艰难,不顺利。
华国:使国家光彩照人。
南湖:泛指南方的湖泊,此处可能指诗人所在之地。
樊川昌谷:代指才华出众的人。
鉴湖:古代名胜,此处借指君王的赏识。
冰壶:清澈透明,比喻楼台倒映在水中如冰清玉洁。
磬湖:又名,可能指某个湖泊。
男呻女吟:形容贫困生活中的哀怨声。
阿奴:谦称自己。
伯氏:对亡者的尊称。
大小山:代指著名诗人谢灵运和李白,以其诗才著称。
击钵:古代饮酒时敲击酒器助兴。
诗筒:古代传递诗文的竹筒。
翻译
中书一挥千万言,有如水悬吕梁间。奔逸绝尘不可及,蹇欲从之良独难。
如君文字可华国,胡为犹在南湖侧。
樊川昌谷纵多才,欲以比君那可得。
君家红杏连白榆,似向君王得鉴湖。
水光溶溶浸山色,楼台上下如冰壶。
磬湖萧瑟逢秋令,男呻女吟贫非病。
阿奴碌碌仅自全,伯氏今亡嗟短命。
恨我不如大小山,徒尔思苦仍辞艰。
既无击钵挥毫敏,空愧诗筒数往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良能的作品《次韵茂恭见寄》。诗中,诗人赞美了对方的文采,称其文字犹如悬于吕梁间的瀑布,奔放不凡,无人能及。然而,诗人感叹对方才华未被朝廷赏识,如同明珠暗投,尽管对方的才情足以光耀国家。接着,诗人将对方的居处比喻为带有湖光山色的优美环境,暗示其才华如同鉴湖般清澈照人。
诗人感慨对方虽然身处南湖,但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格和卓越的才情,即使生活贫困,也能吟咏作诗,显示出坚韧的精神。诗人自谦不如对方,表示自己虽有仰慕之情,却无法像对方那样挥毫泼墨,只能通过诗筒往来表达敬意。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才情的赞赏和对其境遇的同情,以及对自己才能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