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人分社饭,邻妇借缫盆
出处:《与李太仆吴太史小鸿村联句赠张子静》
明 · 史鉴
家住小鸿村,双溪绿映门。
地偏城府远,俗俭土风敦。
野烧回春色,渔矶露水痕。
浮槎下秋涧,坏壁上朝暾。
古霅苕相汇,群山弁独尊。
鸡埘连草屋,牛迹绕瓜园。
浅簖寒收蟹,疏篱晓放豚。
乡人分社饭,邻妇借缫盆。
把卷桑阴下,持杯松树根。
闲常开曲径,时或过高轩。
抱膝仍长啸,披襟快一论。
有书君莫上,世已厌多言。
地偏城府远,俗俭土风敦。
野烧回春色,渔矶露水痕。
浮槎下秋涧,坏壁上朝暾。
古霅苕相汇,群山弁独尊。
鸡埘连草屋,牛迹绕瓜园。
浅簖寒收蟹,疏篱晓放豚。
乡人分社饭,邻妇借缫盆。
把卷桑阴下,持杯松树根。
闲常开曲径,时或过高轩。
抱膝仍长啸,披襟快一论。
有书君莫上,世已厌多言。
鉴赏
此诗描绘了小鸿村的宁静生活与自然风光。首联“家住小鸿村,双溪绿映门”以清新之笔勾勒出村落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色,双溪环绕,绿意盎然,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颔联“地偏城府远,俗俭土风敦”进一步点明了小鸿村的地理特点和淳朴民风,远离都市喧嚣,民风淳厚。
颈联“野烧回春色,渔矶露水痕”通过野火与渔矶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日常景象和自然之美。尾联“浮槎下秋涧,坏壁上朝暾”则以动态的景物对比,描绘了季节更替中的自然变化,秋涧中漂浮的木筏与晨光中破壁的温暖阳光,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接下来的几联“古霅苕相汇,群山弁独尊。鸡埘连草屋,牛迹绕瓜园。浅簖寒收蟹,疏篱晓放豚。乡人分社饭,邻妇借缫盆”详细描绘了村庄的自然景观和农耕生活,从河流交汇到群山环抱,从鸡鸣犬吠到牛羊成群,从螃蟹捕捞到豚猪放养,再到乡间节日的共享与邻里间的互助,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丰富。
最后,“把卷桑阴下,持杯松树根”描绘了读书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闲常开曲径,时或过高轩”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推崇。“抱膝仍长啸,披襟快一论”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洒脱,以及与自然对话的乐趣。“有书君莫上,世已厌多言”则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倡导以书为伴,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小鸿村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